第二百九十章:冀州世家叛乱
;金良又对陈琰和路粹说道:“本侯这里有一首词,你们让人谱上去曲调,本侯希望你们能把这个词曲传唱到大街小巷,传唱到整个大汉,让所有的人们都知道要想维护家的利益,首先要维护好国的根本利益。”

  陈琰和路粹舀起纸笔,金良轻声哼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连在一起,创造世界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家。”

  “一玉口中国?!”陈琰皱起眉头,尝试着把玉字写在口里面道:“主公,这个字不是国啊。”

  金良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的国是繁体的國,不是简体的,便笑道:“这是本侯为了提高全民教化的速度,方便全体国民更快地识字看,特别将有些笔画甚多繁琐难写的字简化成笔画少的简单字体,像这个國改成国,便好写、好记很多,因为玉指玉器珍宝,转指宫廷、大内,囗与玉联合起来表示王城、宫城,代指天下与朝廷,与原来的國字相比,语义变化又不是很大。”

  陈琰顿时起了浓厚的兴趣,在金良推行的全民教育运动中,陈琰跟司马徽、胡昭一样都是负责人,他最近几个月最头痛的就是很多字繁杂难写,很多人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记性普遍不好,昨天刚教会的过了一晚就忘了,很多人特别是军中将士过了两三个月还是只能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二十个笔画简单的字,让他们写信、看、看告示都成问题,金良这个简写字体的提议,让他醍醐顿开。

  金良在这个关键时期却无心跟陈琰说太多文化教育的问题,他沉声道:“孔璋,这个简化字,本侯日后再跟你详谈,现在你只需要把这首词谱好曲,教人传唱,务必让每个军中将士都会这首词。”

  陈琰欣然领命,准备等下去组织宣抚旅的将士传唱这首词曲。

  金良又严厉批评了田丰、沮授、曹性、华雄等人在知道自己铸下错误时的更错误的举措,他们不去想老老实实地向金良承认错误,而是千方百计地掩盖错误,以期能够逃脱惩罚,像田丰、沮授刻意隐瞒自己家族内有人参与叛乱,像华雄、曹性玩弄负荆请罪的花招,都是让金良非常不爽的,他明确提出,凡是隐瞒错误的罪加一等,凡是及时承认错误可减去少许惩罚,所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金良随后转头望着依然赤露上身背着荆条的华雄、曹性,走上前,把他们身上的荆条舀下,象征性地在他们背上打了几下,才朗声道:“起来吧,这次你们虽无大错,亦有小过,以后行军打战要相信自己的战斗直觉,要当机立断,若是平定叛乱就不可顾及任何人、任何家族的压力,若是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不可玩弄手段妄图逃脱惩罚,为了惩戒你们,也为了让你们记住这个教训,每人都降下二个星级军衔,罚没半年薪俸。”

  华雄、曹性见主公的惩罚并未让他们伤筋动骨,大喜,躬身磕头谢恩,起身披上衣服,落座议事。

  郑浑、田丰、沮授却主动提出避嫌,没有参与随后的军事会议。

  因为前线最新的军事情报还未发回,金良便跟众文武预估了一下那三十八路世家叛军的总兵力,平均每个世家有四千人,其总兵力恐怕都不在十五万以下,而金良在襄阳的人马有自己从前线带回来平叛的两万精骑,还有黄忠带回来的四万精锐步兵,同时还有魏越整编好的第五师二万人马,还有两万护田兵尚未撤回黄泽一带,算一算有十万人马。

  金良觉得自己的军队不论在训练、装备、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