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袁本初靠拢的好处
��应该去距离洛阳最近的宛城才对,而不应该千里迢迢来襄阳。

  “小人是想去宛城禀告袁公路,可是等小人连夜来到洛阳南城门,想连夜出城,却看到南城门附近有几个黑衣蒙面人埋伏在那里,小人猜想董卓怕袁府里有人前去宛城通风报信,就派人埋伏,小人只好从东门出,前去河内找将军,可河内太守韩霖说将军来了襄阳,我便快马加鞭赶赴襄阳,总算找到将军了。”

  “呃,你真是一个忠仆,来人啊,给他打赏。”金良命人拿来一斤黄金给了这个管家。他是真的很赞赏这位袁府的管家,若非他愚钝,若非他来得及时,今天这场变故还真得难以收拾,王越那帮人干得真漂亮,把这个管家保护的很周到嘛。

  “贤霆贤弟,今后这讨董联盟还要多多仰仗你了!”袁绍对于袁隗之死是有悲有喜,悲的是死了那么多家人,喜的是袁隗死掉了,袁家就不再被那个偏向混蛋弟弟袁术的老匹夫掌控了,以自己这些年礼贤下士树立起来的名声和影响力,那个看似任侠尚气实际头脑简单冲动的弟弟怎么斗得过自己,袁家的基业早晚都是自己的,不过眼前那个讨董对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必须要卖力拉拢金良为他助力,一起讨董,若是能够把董卓给消灭了,他的名声就更响亮了。

  “呃,本初兄,非是我不愿意帮你,是你自己都不愿意帮自己。”金良冷笑道。

  “贤霆贤弟,何出此言?”袁绍诧异地问道。

  “我听你的一个谋士说,你给那些袁家门生故吏写信,信里面写着静观其变,可真有此事?”

  “到底是谁告诉你的?贤霆贤弟,你要相信我,绝无此事!”袁绍是一个虚伪成性的人,他是不分场合地虚伪,本来金良已经有确凿证据了,他还一脸无辜,惹得金良对他更加厌恶。

  “我不会告诉你的,我能出卖我的朋友吗?”金良就是要给多疑成性的袁绍心中埋根刺,让他对麾下所有谋士都将信将疑,让那些人对他也离心离德。

  金良又严肃地说道:“若是你信里没有‘静观其变’的字眼,那些门生故吏为何现在迟迟没有响应的文书到达襄阳!本初兄,你若真让我相信,你就当着我的面来写信给那些袁家门生故吏!”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当然爽快地答应了,进了金良的府邸,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那些书信全部写完,交给朝廷的文吏们紧急送往各个门生故吏处。告诉他们袁隗被董卓杀了,要他们即刻准备起兵,来报国仇家恨。

  见袁绍写完所有书信,吕布才满意地笑道:“等明日天子设宴,本初兄可要多喝几杯啊。”

  袁绍沉着脸:“国仇家恨未灭,袁绍我不敢纵酒行礼!”

  “非也,非也,本初兄。那董卓势大,非一日即可除净,讨董之战可能要持续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本初兄一直如此阴郁,身心都不舒畅,久而久之,必将生出疾病,到时本初兄以久病之身何以讨伐董卓?”

  “贤霆贤弟所言极是,那为兄我就多喝几杯了。”袁绍其实就是拿捏着姿态,本身对袁隗之死并无多少悲戚之情。反倒是他的兄弟袁术可能比他更悲痛数倍。

  袁绍在颜良、文丑的护送下,再去拜见那些已经来到襄阳准备参加天子宴会的世家家主,一路上袁绍都是板着脸。颜良、文丑都是粗人,根本不知道袁绍心里对他们接受金良的亲手包扎非常厌恶,还以为袁绍还在为袁隗之死而难过,便劝慰了几句,他们越劝慰,袁绍越反感,最后吼了一声“闭嘴,”颜良文丑面面相觑,只得闭上嘴巴。

  金良把袁绍、高干的事情解决以后。继续回去跟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