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喜欢
�宁宫中离开。
等到人走了,宫门再一次合上,魏皇后用手指转动着那转筒锁,眼前还是顾大小姐那张憨憨的小脸,耳边是顾大小姐的声音:这些结,不管是什么难解的……都能解得开,还能编得上。
魏皇后微微扬起了嘴唇,脸上有了一抹笑容,她看向身边的女官:“你觉得顾大小姐如何?”
女官低声道:“不像传言那般痴傻,但……和常人也不同,举手投足有些孩子气,好在怀远侯夫妻教的好,举手投足不失礼数。”
“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魏皇后望着手里的络子和小锁,“与我年轻时有些像。”胆子大,想到什么都敢去做。
“跟娘娘像?”女官着实没看出来,除了……那络子。
“去将络子挂上吧,”魏皇后道,“就挂在正殿那柄如意上。”
女官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将络子接了过来。
魏皇后则看着手中的锁,步进了书房中,顾大小姐将这把锁递给她,是什么意思?这把锁与眼下所有事相关吗?
皇后娘娘去了书房,女官带着宫人将络子挂好。
看着这条络子,女官忍不住问宫人:“好看吗?”
宫人静谧了半晌才道:“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方胜有些歪,但是看久了也就觉得还好,渐渐顺眼了。”
女官抬起眼睛,只见宫人为了看那方胜,将整个头都歪了过去,终于寻找到一个适宜的角度,宫人点点头:“您来看看,这样瞧就不歪了。”
女官的头也跟着歪了过去。
果然,络子上的方胜不歪了,但这样下去……
“我的脖子酸了,我们还是不看了吧!”
……
皇帝坐在养心殿中,听着内侍太监黄昌禀告。
黄昌道:“太清观的莫真人带着怀远侯家的大小姐去给皇后娘娘看腰伤,临走之前皇后娘娘赏赐给怀远侯家小姐一条络子。”
皇帝微微皱眉:“怀远侯家小姐?谁召见她进宫了?”
这件事他们向皇上禀告过,皇上忙于政务显然没有在意,黄昌道:“太后娘娘召见的,因为怀远侯府大小姐是莫真人新收的俗家弟子。”
皇帝想了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皇帝淡淡地道:“皇后娘娘许久没有赏赐人东西了,那络子可有什么不同?”
黄昌禀告:“那是皇后娘娘和怀远侯大小姐一起编的。”
皇帝立即想起魏皇后做针线的手艺,自然而然道:“朕的梓童从不善做这些,难不成……”难不成这些年有了变化?
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觉得无味,也就没有继续将话说完。
刚刚借着给皇后娘娘送东西,遣了小内侍去看,皇后娘娘和顾大小姐做的络子歪歪扭扭很难拿得出手,不过可能是因为顾大小姐与普通人心智稍有差别,对好坏不太讲究,竟哄得皇后娘娘很开心,等到莫真人和顾大小姐走了之后,皇后娘娘就命人将那络子拴在了殿内的如意上。
这些话黄昌试探着与皇帝说了。
皇帝怅然不语,曾几何时他记得,梓童很容易开怀,总会一张笑脸对着他,后来却因为政事和子嗣渐渐与他远离,要的也越来越多,再也不是那
等到人走了,宫门再一次合上,魏皇后用手指转动着那转筒锁,眼前还是顾大小姐那张憨憨的小脸,耳边是顾大小姐的声音:这些结,不管是什么难解的……都能解得开,还能编得上。
魏皇后微微扬起了嘴唇,脸上有了一抹笑容,她看向身边的女官:“你觉得顾大小姐如何?”
女官低声道:“不像传言那般痴傻,但……和常人也不同,举手投足有些孩子气,好在怀远侯夫妻教的好,举手投足不失礼数。”
“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魏皇后望着手里的络子和小锁,“与我年轻时有些像。”胆子大,想到什么都敢去做。
“跟娘娘像?”女官着实没看出来,除了……那络子。
“去将络子挂上吧,”魏皇后道,“就挂在正殿那柄如意上。”
女官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将络子接了过来。
魏皇后则看着手中的锁,步进了书房中,顾大小姐将这把锁递给她,是什么意思?这把锁与眼下所有事相关吗?
皇后娘娘去了书房,女官带着宫人将络子挂好。
看着这条络子,女官忍不住问宫人:“好看吗?”
宫人静谧了半晌才道:“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方胜有些歪,但是看久了也就觉得还好,渐渐顺眼了。”
女官抬起眼睛,只见宫人为了看那方胜,将整个头都歪了过去,终于寻找到一个适宜的角度,宫人点点头:“您来看看,这样瞧就不歪了。”
女官的头也跟着歪了过去。
果然,络子上的方胜不歪了,但这样下去……
“我的脖子酸了,我们还是不看了吧!”
……
皇帝坐在养心殿中,听着内侍太监黄昌禀告。
黄昌道:“太清观的莫真人带着怀远侯家的大小姐去给皇后娘娘看腰伤,临走之前皇后娘娘赏赐给怀远侯家小姐一条络子。”
皇帝微微皱眉:“怀远侯家小姐?谁召见她进宫了?”
这件事他们向皇上禀告过,皇上忙于政务显然没有在意,黄昌道:“太后娘娘召见的,因为怀远侯府大小姐是莫真人新收的俗家弟子。”
皇帝想了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皇帝淡淡地道:“皇后娘娘许久没有赏赐人东西了,那络子可有什么不同?”
黄昌禀告:“那是皇后娘娘和怀远侯大小姐一起编的。”
皇帝立即想起魏皇后做针线的手艺,自然而然道:“朕的梓童从不善做这些,难不成……”难不成这些年有了变化?
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觉得无味,也就没有继续将话说完。
刚刚借着给皇后娘娘送东西,遣了小内侍去看,皇后娘娘和顾大小姐做的络子歪歪扭扭很难拿得出手,不过可能是因为顾大小姐与普通人心智稍有差别,对好坏不太讲究,竟哄得皇后娘娘很开心,等到莫真人和顾大小姐走了之后,皇后娘娘就命人将那络子拴在了殿内的如意上。
这些话黄昌试探着与皇帝说了。
皇帝怅然不语,曾几何时他记得,梓童很容易开怀,总会一张笑脸对着他,后来却因为政事和子嗣渐渐与他远离,要的也越来越多,再也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