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太子
,依旧如同前几日一般,咽不下去。但康熙的意志力的惊人的,在他意识到这样的情况若是再持续下去,倒下的绝不止他一人时,要进食的想法就将其他的一概压了下去。

  第一口艰难的吞咽下去后,第二口、第三口就容易很多。

  在胤礽的盯视下,康熙沉默地将一碗稀粥尽数吃完,又将一碗参汤喝了下去。

  身体虚的时候不能进补太多,在饿了许久后,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东西,胤礽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看了眼御医,见他脸上的神情放松了些许,自己才终于安下心来。

  晕眩感和沉重感倾轧而来,他只觉呼吸都沉重感了不少。

  康熙沉默着探手摸了摸胤礽的额头,那愈发烫手的热度让他眉头又紧蹙了几分,他站起身帮他掖了掖被子,又吩咐御医和宫侍在旁看着,转身看向胤禔:“你也在帐内呆着吧,多睡一会儿。”

  他又看了眼神智似乎再度有些迷离的胤礽,在宫人掀开帐子后走了出去。

  慈宁宫外,诸王公跪伏在地,恳请康熙收回三年之丧的意图。自年初二开始,大学士刘枝桂、科尔沁国达尔汉亲王亲王班第额驸、蒙古王、贝勒、贝子、内阁、诸王公等便逐一上书,却始终不能打消康熙的执念。

  只是此事万万不可行,即便让他们继续跪伏与此,也务必要让帝王动容。

  此刻,他们眼见康熙从帐内步出,忙齐声道:“皇上,三年之丧,万不可行啊皇上!”

  康熙顿了顿,终于停下了脚步。

  “着裕亲王、恭亲王近前——”

  伏在地上的诸臣一听,心中一动,显然是知道有指望了,不由大喜。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梁九功前来传旨:“上谕:方才同裕王、恭王商酌,二王俱云,王以下、士民以上通国皆言不可行,臣等之意亦同。皇太后及皇太子、众妃以及官民,至二十七日俱行释服。但满洲旧例,百日内不行喜庆之事,尔等素所共知。今满百日后,不数日即为移厝之期,移厝祭奠时,若概不用孝服,朕心仍属不安,朕躬及慈宁宫人暂缓释服。二十七日以后,朕在宫中则用素服,诣梓宫前则仍用孝服,俟满百日而除。朕本意决欲持服二十七月,因尔等诸王、大臣、士民举国皆言不可行,故勉从所请。朕此言亦必愿尔等从之。”

  诸王、大臣闻言,心中松了口气,伏倒在地,奏道:“皇上怜念臣等,城等不胜幸甚!”

  ……

  帐内的胤禔也清楚的听到了不远处的声音,转头看向已经陷入昏睡的胤礽,眸光闪动。

  汗阿玛这一举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受到诸王、大臣连番的请求而软下来的,但一直在旁看着的他,又如何会不知其中的因由?让帝王这么快松口的,只怕……还得归功于这一位啊!

  胤礽啊胤礽,你的本事还真是大啊……

  胤禔想着,嘴角露出讥讽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起居注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虽然,内容又……=皿=

  明天我生日!只更新番外哟~~大概会到晚上才能更新?希望不会爆字数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