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二回
�搭的聊了会儿,又对弈几局,便到了用膳时间,静静用完膳,康熙看着胤礽离开的背影,对着站在一旁始终沉默着的梁九功感慨道:“这孩子……都已长这么大了,明明以前只有这么丁点儿大。”他用手比了比,脸上却是欣慰。

  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梁九功赶紧接道:“皇上洪福。”

  “哈哈!这孩子,出了一趟门,见识竟长了这么多,而且说起理来一套一套的,将来若是他登基,朕也不怕他会败坏这江山了!”康熙说着笑了起来,回忆着之前胤礽与他对视时所说的那一套。本来只是想试试看,这些日子他究竟成长了多少,却不想他竟能想到这么多……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更加期待他的长成了。

  至于火器营……康熙坐下来,提笔开始沉思,若是建立火器营,倒是可以分为枪炮两个部分,枪他们有鸟枪,但正如胤礽所说,鸟枪有其明显的缺陷,在战争的时候,需要配合长枪来防止近身战,而且最明显的一个缺陷就是,一旦有风或雨雪,鸟枪的使用就会受到限制。

  胤礽从那个来自欧罗巴的色蛮夷那里得来的那把燧发枪倒确实比较好用……他想起那日那个色蛮夷说他是来大清做生意的,心中动了动,在纸上写下了一笔。

  在紧急时刻,从他方购入大量武器倒也不失是个法子。但是在并非紧急的时候,他并不倾向于依赖他国,毕竟,以他大清的雄厚实力,人才济济,必定能造出比之更好的武器!

  况且,适才胤礽便说了,戴梓对于改良武器已经有了想法,接下来就看戴梓发挥如何了……

  康熙噙着笑,又记下了一笔。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戴梓根据燧发枪以及连珠火铳的原理制造出了可以同时连续射出四枚弹丸的连珠鸟枪,该枪制造方法较之燧发枪复杂些许,但依旧在工匠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且造价不高,亦即是,可以大量制造。

  上报于康熙之后,这位帝王和皇太子亲率众臣试用此枪,并大加赞赏。

  同月,清廷建立汉军火器营,分设枪炮二营,设掌印大臣一人,翼长一名,营总一人,鸟枪护军参领二人。

  从那日起,火器成为了清军的一小部分。

  ***

  “明珠,索额图,朕之前所说之事,现今进行的如何了?”康熙坐在南书房中,询问着两位大学士。胤礽则在他的下首处端坐着,旁边摆着一杯茶,尚在冒着袅袅热气。

  前些日子康熙令人修文华殿,做为他往后出阁讲书的地方。按照康熙的意思,便是他已经足够大了,这些政事,也该正式接触了,这便是他此刻坐在这里的原因。

  “回禀皇上,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运送军粮的路线也已经确认过了,请皇上过目。”索额图取出一份地图,将运送军粮的路线用笔标了一遍,然后将地点圈了出来。

  “嗯……噶尔图也有消息了,吉林乌拉可以造船百艘,他的折子上是这样的写的。”康熙的手移到地图上,指着“伊屯门”,道,“他说可以由伊屯门运粮,至松花江,并在伊屯门、伊屯口筑粮仓存贮。”

  “这必定是一场持久战,贮存在伊屯门、和伊屯口,奴才只怕,到时粮饷供应不及……”

  几人陷入了沉默。

  他们此刻正在商议的,正是沙俄的反击事宜。

  如今已是二十二年,这一年里,康熙的注意力虽然放了大半在台湾郑军身上,但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