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青春期
�家里不受欢迎,于是在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并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还为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认为这样便可以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我来举一个这方面的例子。有一个15岁的女孩,她出身贫寒,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小时候,哥哥老是生病,母亲只得对哥哥的照看多些,却没能多给女儿足够的照顾。更加不妙的是,女孩的父亲也常生病,这样的话,母亲照看这个女孩的时间就更少了。

  于是,在这个女孩的内心里,多么希望有个人来关注自己!后来,父亲的病终于好了,可母亲又生了个小妹妹,全家人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小妹妹身上。所以,这个女孩认为自己是家里唯一一个没有被关注与爱护的人。

  尽管如此,这个女孩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家里,她经常做家务活,是个好孩子;在学校,她成绩优异,是学校里最好的学生。由于这个女孩的成功,大家便一致认为她应该继续发展自己的学业,并将这个女孩送到了高中就读。

  进入高中后,这里的老师几乎都不认识她;再者,她也不了解新环境里的教学方式,因此,功课开始下降。结果,老师多次批评她成绩不好,于是,这个女孩越来越心灰意冷。尽管这样,她仍然急切地希望获得别人的注意,可在学校里做不到。那么,谁才能给自己以欣赏呢?

  后来,她决定要找一个欣赏自己的男子。不久,她离家出走,与一个男人同居了半个多月。这期间,她的家里人很担心,并多方寻找。这个女孩逐渐发现自己的举动受到的不是对方的欣赏,而是一种玩弄。为此,她后悔起来。

  这个女孩想到了自杀。于是,她给家里写了封信:“不要担心,我已服毒,我很快乐。”可事实上,她并未服毒自杀。因为这个女孩明白,父母仍然在意自己,她还希望获得父母的同情,希望父母能够发现自己,把自己带回家。

  实际上,这个女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透彻的认识。假如她知道我们刚才所分析的那些,她只是为了得到欣赏,就大可不必踏入这样的歧途。假如高中教师了解她,那么,也可以防止问题的产生。因为这个女孩过去在学校的评语一直很优秀,在新的环境里一下子这么大落差,对这个女孩确实是一个打击。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个女孩,她父母的性格都很软弱。母亲一直想要个儿子,结果却生了个女儿,为此很是失望。母亲这种对两性不平等的看法显然让做女儿的也看到了。因为女儿不止一次地听到母亲这样和父亲说:“这个女孩一点都不可爱。长大后,一定不会有人喜欢她。”

  这个女孩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10年后,有一天看到了母亲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中,这个朋友宽慰母亲说,她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儿子。

  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女孩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几个月后,她到乡下去看望一位亲戚,在那儿遇到了一个智力低下的乡下男孩,并成了这个男孩的情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离开了那个智力低下的男孩,可这种生活游戏依然如故。

  当我见到这个女孩时,她已经有了一大堆情人。尽管如此,她仍觉得自己没有受到欣赏。当她来到我这里时,可以看出,她已经患了焦虑型神经症。由于这个女孩小的时候缺乏关注与欣赏,从而使她的青春期遭遇了重重挫折。

  由此可见,我的确需要再次重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认可,多一些欣赏。如果这样的话,我相信,在很多孩子走向青春期时,就会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我们的社会也会少些命运多舛者。

  青春期的性意识

  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