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庭影响
�向来强调男子的特权地位,因此,在婚后,妻子的地位总会处于劣势。丈夫绝不可以因为自己承担了挣钱的主力,就认为自己可以高人一等。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大。许多孩子在一生中都会把父亲视为自己的偶像或死敌。来自父亲的惩罚,特别是体罚,总会伤害孩子。不幸的是,家庭中惩罚孩子的任务总是落到父亲身上。有许多道理可以说明这是不幸。

  其一,这揭示出母亲坚信女性不能真正教育孩子,她们是弱者,需要得到有力臂膀的帮助。当母亲对孩子说“等你爸回来再说”时,她就是在教育他们把父亲视为最终权威和生活中的真正有权者。这一点是母亲尤其要避免出现的。

  其二,这破坏了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使他们害怕他,而不把他视为良友。也许有些妇女担心如果她们自己来惩罚孩子,便会失去孩子对她们的感情,但解决方法不应是把惩罚之责推给父亲。因为母亲给自己招来一名复仇者来帮助孩子,孩子日后必会责备她。许多母亲还用“告诉你爸”这一威胁来强迫孩子听话,假如这样的话,孩子又会对男性在生活中的角色作何看法呢?

  如果父亲以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三大问题,那么父亲便会成为构成一个家庭的必要分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所以,他必须平易近人,好交朋友。他结交朋友之时,就是使自己的家庭成为更为广阔的外界社会的一部分。他不应当与人隔绝,受缚于传统观念。家庭之外的影响应当能够进入家庭,他也应当给孩子指明如何培养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

  假若夫妻俩有各自不同的朋友,彼此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这将是比较危险的事情。他们应该可以融入彼此的圈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个人要每天都在一起。如果丈夫主动把妻子介绍给自己的朋友,那么这个家庭的社交圈子无疑会扩大。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小孩,也自然会清楚家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单位,家庭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信赖的人。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显然很重要。

  如果父亲与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关系融洽,那么将来,孩子在看待类似问题的时候,显然也会受到积极影响。同时,孩子长大后,也是必须脱离原有家庭而自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与双亲决裂。只是,他们在提起“家”时,有时指的是父母维系的家,有时是自己组建的家。随着孩子以后的分立,假如孩子仍把父母视为家庭的中心,就会无法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有时,男子的父母想知道儿子生活中的事情,甚至给儿子的家庭制造麻烦。如果这样的话,他的妻子就会觉得自己未受到足够重视,并对父母的干涉很生气。这种情况在男子不顾父母反对而结婚时,发生频率较高。

  实际上,男子的父母假如在儿子婚后如此干涉的话,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假如男子的父母对儿媳妇不满意,那么在婚前可以表达出来;既然结婚了,就应该接受现有的事实,并想办法变得更好。同时,夫妻双方也不必处处顺从父母的意愿,还要考虑家庭合作的大局。

  通常情况下,孩子对父亲的期望是,希望父亲接受过专业的职业训练,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养家糊口。一般情况下,妻子或许也可以帮他一把,但重任还是应该在父亲身上的。在我们西方文化中,养家的责任一般都是落在男人身上。

  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意味着父亲必须工作,还要勇敢,了解自己的职业,并且能够与别人展开合作,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其实,父亲的含义或许还不止这些。比如,父亲的以身作则可以给孩子做好榜样。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重要的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假如有些父亲喜欢自吹自擂,那么对孩子的影响显然不是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