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唐伯虎
”
雪雁想了想笑道:“奴婢没绣过大件的,倒是小的桌屏炕屏绣过几件,不知道老太太想绣个多大的?最好还是有个样子照着,毕竟是送人的东西,奴婢那拙笔可不敢拿出来献丑。”
既然能把她叫来,贾母那是一早就准备好了,只见她给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立马去拿了个画轴过来递给她。
贾母也没让她当众打开的意思,只吩咐道:“这画你要好身保管,等绣完了务必原封不动的给我拿回来。”
雪雁郑重的应下。
贾母又嘱咐道:“我这是预备做个落地插屏的,你绣的这图就做屏芯,尺寸一会鸳鸯会告诉你。”接着又让她回去后尽快开始,缺什么东西只管找鸳鸯要,再没有的就找管事出去买,务必在腊月二十之前把东西绣好。
想到如今才冬月初,离腊月二十还有将近五十天的时间,时间还算宽裕。
结果等雪雁回去后打开画卷一看,唐伯虎的名头没吓到她,倒是里面山水画的繁琐复杂让她很受伤。原本贾母说那人喜欢泼墨山水画,雪雁还以为她让自己绣的肯定也是那种大写意的图样。那种图虽然比较考验功底但到底下针的地方少啊,像这样繁复的山水画,山川、河流、树木、小桥、房屋和人物俱都齐全,留白的地方很少。要是时间宽裕还成,可是只有四十多天的时间,怎么算都有紧啊。
雪雁不禁想到穿越前加班加点绣的那幅十二金钗图,要不是常常熬夜绣那个,自己是不是就不会穿越成这个苦逼的小丫鬟了?
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换幅简单一些的……
好吧,雪雁心里也清楚这个想法不怎么现实,趁着屋里没人歪在桌上颓废了一会儿,看着眼前的山水图,又想:罢了,这好歹是唐伯虎的真迹呢,前世那是想见都见不着的。这会子不但紧着自己看,还能亲自临摹刺绣一番,岂不也是一种机遇?前些天自己不是还想着多看些名家书画好学些笔法什么的,这不机会就来了?
唐伯虎能位列“四大才子”之一,被后人传颂多年,除了那些奇闻轶事,最主要的还是他本身书画水平过硬。
细看这幅《事茗图》:远处峰峦叠翠之间飞流直下,近处溪水潺潺、蜿蜒流淌,几间茅舍掩映在怪石古松之间,室内有人煮水烹茶,室外有意老翁倚仗缓行,后面紧跟着一个抱琴的小书童。整幅画面疏落有致、动静相宜,一股安静悠然的感觉扑面而来。
她回来后没多久,鸳鸯就带着几个婆子抬了好些东西过来。雪雁见她拿来了许多的素缎和素纱,笑道:“绣个屏芯而已,用三尺多顶天了,你怎么拿了这么些料子来?”
鸳鸯笑道:“我也不知道你要用什么样的,这些你随意挑着用,用不上的就留着练手吧。要是还缺什么东西你只管来找我,老太太说了一切以这个活计为主,旁的活计你都要暂且往后放一放。”
雪雁回道:“姐姐回去告诉老太太,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少不得连我家姑娘都要暂且排到后面了。”鸳鸯被她的话逗的“噗嗤”一乐,又略说了几句话便走了。
回去后,贾母见她,问道:“东西都送去了?”
鸳鸯点点头:“都送去了,老太太放心吧,雪雁一向是个稳当的,她既然敢应承下来心里就是有谱,您老不必记挂着。”
贾母叹道:“我也没什么好记挂的,绣好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横竖大年下的不能只送个屏风给人。”
听到贾母还有旁的打算,鸳鸯眼神变幻了一下,到底�
雪雁想了想笑道:“奴婢没绣过大件的,倒是小的桌屏炕屏绣过几件,不知道老太太想绣个多大的?最好还是有个样子照着,毕竟是送人的东西,奴婢那拙笔可不敢拿出来献丑。”
既然能把她叫来,贾母那是一早就准备好了,只见她给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立马去拿了个画轴过来递给她。
贾母也没让她当众打开的意思,只吩咐道:“这画你要好身保管,等绣完了务必原封不动的给我拿回来。”
雪雁郑重的应下。
贾母又嘱咐道:“我这是预备做个落地插屏的,你绣的这图就做屏芯,尺寸一会鸳鸯会告诉你。”接着又让她回去后尽快开始,缺什么东西只管找鸳鸯要,再没有的就找管事出去买,务必在腊月二十之前把东西绣好。
想到如今才冬月初,离腊月二十还有将近五十天的时间,时间还算宽裕。
结果等雪雁回去后打开画卷一看,唐伯虎的名头没吓到她,倒是里面山水画的繁琐复杂让她很受伤。原本贾母说那人喜欢泼墨山水画,雪雁还以为她让自己绣的肯定也是那种大写意的图样。那种图虽然比较考验功底但到底下针的地方少啊,像这样繁复的山水画,山川、河流、树木、小桥、房屋和人物俱都齐全,留白的地方很少。要是时间宽裕还成,可是只有四十多天的时间,怎么算都有紧啊。
雪雁不禁想到穿越前加班加点绣的那幅十二金钗图,要不是常常熬夜绣那个,自己是不是就不会穿越成这个苦逼的小丫鬟了?
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换幅简单一些的……
好吧,雪雁心里也清楚这个想法不怎么现实,趁着屋里没人歪在桌上颓废了一会儿,看着眼前的山水图,又想:罢了,这好歹是唐伯虎的真迹呢,前世那是想见都见不着的。这会子不但紧着自己看,还能亲自临摹刺绣一番,岂不也是一种机遇?前些天自己不是还想着多看些名家书画好学些笔法什么的,这不机会就来了?
唐伯虎能位列“四大才子”之一,被后人传颂多年,除了那些奇闻轶事,最主要的还是他本身书画水平过硬。
细看这幅《事茗图》:远处峰峦叠翠之间飞流直下,近处溪水潺潺、蜿蜒流淌,几间茅舍掩映在怪石古松之间,室内有人煮水烹茶,室外有意老翁倚仗缓行,后面紧跟着一个抱琴的小书童。整幅画面疏落有致、动静相宜,一股安静悠然的感觉扑面而来。
她回来后没多久,鸳鸯就带着几个婆子抬了好些东西过来。雪雁见她拿来了许多的素缎和素纱,笑道:“绣个屏芯而已,用三尺多顶天了,你怎么拿了这么些料子来?”
鸳鸯笑道:“我也不知道你要用什么样的,这些你随意挑着用,用不上的就留着练手吧。要是还缺什么东西你只管来找我,老太太说了一切以这个活计为主,旁的活计你都要暂且往后放一放。”
雪雁回道:“姐姐回去告诉老太太,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少不得连我家姑娘都要暂且排到后面了。”鸳鸯被她的话逗的“噗嗤”一乐,又略说了几句话便走了。
回去后,贾母见她,问道:“东西都送去了?”
鸳鸯点点头:“都送去了,老太太放心吧,雪雁一向是个稳当的,她既然敢应承下来心里就是有谱,您老不必记挂着。”
贾母叹道:“我也没什么好记挂的,绣好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横竖大年下的不能只送个屏风给人。”
听到贾母还有旁的打算,鸳鸯眼神变幻了一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