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节 攻取菲律宾 6
��打下去了,所以,巴丹半岛就是美菲军最后的抵抗防线,也是麦克阿瑟最后的希望。
正因为这样,得知南京军又有一支部队在奥隆阿波登陆后,大吃一惊的麦克阿瑟迅速下达了果断的命令,他命令正在马尼拉一带的陆战一师“立刻前去巴丹半岛,并且全师都去”。
陆战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十分惊讶地问麦克阿瑟:“我军(美军)四个师,其中三个已经在林加延湾参战,马尼拉这里只剩下陆战一师了,陆战一师全体都去巴丹半岛,马尼拉怎么办?陆战一师离开后,马尼拉这里只有菲军两个师,根本就挡不住中国人哪怕一个团的进攻。”
“马尼拉直接放弃!”麦克阿瑟说得非常干脆利索,“巴丹半岛是我们的根本!”他心里清楚,陆战一师如果用来守卫马尼拉,马尼拉必丢无疑,陆战一师也会给马尼拉陪葬,但是,陆战一师如果去了巴丹半岛,情况就大大不同了,陆战一师可以利用巴丹半岛的工事和物资,坚守很长时间,发挥出更大作用。在马尼拉和巴丹半岛之间,麦克阿瑟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范德格里夫特急忙带着陆战一师风风火火地离开马尼拉,一路向西,翻山越岭地前去巴丹半岛。麦克阿瑟给范德格里夫特的命令是:中国军队万余兵力已经在奥隆阿波一带登陆,堵住了美军进入巴丹半岛的通道,陆战一师不需要与敌军展开缠斗,只需击破敌军防线一段,然后通过敌军防线缺口“钻入”巴丹半岛。
4月7日凌晨一时许,三描礼士山脉中部的一片密林。
南京军第18旅的一个侦察班正在密林里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主力在他们身后数公里外,这是南京军的战斗准则之一,部队行军时,一队队jīng干的侦察兵会在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左右两侧等方向上短者几公里长者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进行搜索,一来给部队探路,二来进行警戒,防止敌军搞伏击偷袭。这个侦察班自然在执行着搜索警戒任务,并且他们只是第18旅派出去的几百名侦察兵里的一小部分。
尽管侦察兵们睁大了眼睛,但此时他们眼睛的作用还不如耳朵和鼻子,因为这种山间密林在这种深更半夜完全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不仅如此,这片山林此时还下起了一场茫茫的大雾,使得原本就极低的可视度更是彻底降到零,黑得眼睛在眼前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东西。侦察兵们已经放弃用眼睛搜索四周环境,他们屏气凝神地听着、闻着,他们没有打开手电筒,因为即便打开,光柱也照不透厚厚的浓雾,并且在一片黑暗中开灯等于自己把自己给bào露掉,为首的侦察班长手中牵着一条德国牧羊犬。南京军在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时学习了日军的一种做法,大力培养和使用军犬,正好德国可以提供足够的、纯种的德国牧羊犬,事实证明,军犬的实用价值是很大的,比如给侦察兵配发军犬,可以在侦察活动中更快更早地发现敌情。
“呜…”班长手里的军犬突然弯腰伏在地面上,同时发出低哼声。
侦察兵们都心头一动,知道这是军犬在发现敌情时发出警告。
班长立刻趴下,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聚jīng会神地聆听着从泥土里传来的声波。在听了十几秒后,班长抬起头,侦察兵们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听到他的声音在微微地颤抖着:“人!很多人!正在向我们这里走来!距离不远,并且越来越近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指南针,放在衣服里打开手电筒查看方向。
“当地居民?菲律宾人?前面山里有村镇?”
“绝对不是当地居民!脚步沉稳有力、密集有序,是携带负重的军人!”
“菲军?美军?”
“没办法搞清楚,
正因为这样,得知南京军又有一支部队在奥隆阿波登陆后,大吃一惊的麦克阿瑟迅速下达了果断的命令,他命令正在马尼拉一带的陆战一师“立刻前去巴丹半岛,并且全师都去”。
陆战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十分惊讶地问麦克阿瑟:“我军(美军)四个师,其中三个已经在林加延湾参战,马尼拉这里只剩下陆战一师了,陆战一师全体都去巴丹半岛,马尼拉怎么办?陆战一师离开后,马尼拉这里只有菲军两个师,根本就挡不住中国人哪怕一个团的进攻。”
“马尼拉直接放弃!”麦克阿瑟说得非常干脆利索,“巴丹半岛是我们的根本!”他心里清楚,陆战一师如果用来守卫马尼拉,马尼拉必丢无疑,陆战一师也会给马尼拉陪葬,但是,陆战一师如果去了巴丹半岛,情况就大大不同了,陆战一师可以利用巴丹半岛的工事和物资,坚守很长时间,发挥出更大作用。在马尼拉和巴丹半岛之间,麦克阿瑟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范德格里夫特急忙带着陆战一师风风火火地离开马尼拉,一路向西,翻山越岭地前去巴丹半岛。麦克阿瑟给范德格里夫特的命令是:中国军队万余兵力已经在奥隆阿波一带登陆,堵住了美军进入巴丹半岛的通道,陆战一师不需要与敌军展开缠斗,只需击破敌军防线一段,然后通过敌军防线缺口“钻入”巴丹半岛。
4月7日凌晨一时许,三描礼士山脉中部的一片密林。
南京军第18旅的一个侦察班正在密林里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主力在他们身后数公里外,这是南京军的战斗准则之一,部队行军时,一队队jīng干的侦察兵会在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左右两侧等方向上短者几公里长者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进行搜索,一来给部队探路,二来进行警戒,防止敌军搞伏击偷袭。这个侦察班自然在执行着搜索警戒任务,并且他们只是第18旅派出去的几百名侦察兵里的一小部分。
尽管侦察兵们睁大了眼睛,但此时他们眼睛的作用还不如耳朵和鼻子,因为这种山间密林在这种深更半夜完全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不仅如此,这片山林此时还下起了一场茫茫的大雾,使得原本就极低的可视度更是彻底降到零,黑得眼睛在眼前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东西。侦察兵们已经放弃用眼睛搜索四周环境,他们屏气凝神地听着、闻着,他们没有打开手电筒,因为即便打开,光柱也照不透厚厚的浓雾,并且在一片黑暗中开灯等于自己把自己给bào露掉,为首的侦察班长手中牵着一条德国牧羊犬。南京军在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建设时学习了日军的一种做法,大力培养和使用军犬,正好德国可以提供足够的、纯种的德国牧羊犬,事实证明,军犬的实用价值是很大的,比如给侦察兵配发军犬,可以在侦察活动中更快更早地发现敌情。
“呜…”班长手里的军犬突然弯腰伏在地面上,同时发出低哼声。
侦察兵们都心头一动,知道这是军犬在发现敌情时发出警告。
班长立刻趴下,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聚jīng会神地聆听着从泥土里传来的声波。在听了十几秒后,班长抬起头,侦察兵们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听到他的声音在微微地颤抖着:“人!很多人!正在向我们这里走来!距离不远,并且越来越近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指南针,放在衣服里打开手电筒查看方向。
“当地居民?菲律宾人?前面山里有村镇?”
“绝对不是当地居民!脚步沉稳有力、密集有序,是携带负重的军人!”
“菲军?美军?”
“没办法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