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节 麻烦不断 1
��政治许诺无疑让香港的社会名流、名门望族吃了一颗定心丸。

  香港是在42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如今在94年被收复,整整99年,累计有二十位香港总督。此时的香港总督是英国爵士罗富国(罗富国当然不姓罗,他也不是中国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人,每任英国港督都会刻意地把自己的名字翻译得非常汉化,从而希望能让香港民众有亲切感),不过,罗富国一直患病,所以长期在伦敦休养,此时并不在香港,因此负责和中方举行交接仪式的被伦敦派来的英国陆军中将诺顿以及驻港英军司令莫德庇少将。中国海军总参谋长陈策主持了这场交接仪式,诺顿中将、莫德庇少将等港府英方人员神色黯然地接待了陈策等中方代表,米字旗在香港市中心缓缓地降下,青天白日旗冉冉升起。

  月日,葡占澳门被收复,月日,法国在华租界被收复,月2日,香港以及英国在华租界被收复,被称之为“三八盛事”,三大喜事一桩接这一桩,简直令人目不暇接,随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时在9月日成立。

  香港、澳门、英租界、法租界都被收复后,加上先前早就陆续收复的日租界、意租界、比租界、苏俄租界、德租界、奥租界,截至此时,除了还处于搁置待议状态的台湾、库页岛,以及通过平等条约租借给日本人的昭和城、租借给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土,中国境内已经没有还被列强侵占着的领土。

  英国人归还香港,最失望的还不是英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人已经等着中英开战了,然后打着“履行盟友义务、帮助中国”的旗号大肆对早就垂涎三尺的东南亚展开动手,可惜,事与愿违,英国人最终乖乖地把香港交还给了中国。

  在这件事中,损失最大的人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因为“迫于中国yín威、向中国低头”,导致张伯伦的威望和支持率都发生了大幅度的下滑。说到底,张伯伦以前搞绥靖政策,卖的都是别国的领土(比如不反对德国肢解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眼下,他卖的却是英国自身的领土(领地),自然导致英国朝野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和批评。实际上,张伯伦在香港问题上并非对中国采取绥靖政策,而是受制于客观原因而不得不让步,但他因为“前科累累”而陷入百口莫辩的不利境地里,有人讽刺他“以前是慷他人之慨,出卖第三国领土喂饱敌国,现在更是变本加厉,直接变成慷自己之慨,割让英国领土领地喂饱敌国”。香港事件结束后,张伯伦在政治上和身心上都深受打击,他也怀疑和后悔自己的对外政策了,所以一方面大力提拔强硬派分子进入英国高层核心,逐步地改变对外政策,一方面也产生了退位让贤的心思。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伯伦焦头烂额,在地球另一端的蒋纬国则是意气风发,同时忙得四脚朝天,收复香港等失地在蒋纬国心里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事,他已经拿捏住了英法的号脉,知道这两个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列强并不敢也不会为之跟中国开战,新的战争肯定会到来,但还有一段时间。眼下,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整军经武、发展经济、扩大实业建设,以此充实国力;另一方面,南京军和蒋纬国的“宁系”也开始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政治转变”。

  9月3日,华北政务委员会(前身是“鲁晋政务委员会”)正式撤销。

  撤销华北政务委员会是蒋纬国多次向蒋介石请求并得到允许后的一项重大决定,因为蒋纬国不想让某种不和谐的东西愈演愈烈,更加不想搞出“南北分庭抗礼”的局势,实际上,那根本没有必要并且弊大于利。

  蒋纬国奋斗经营至今,实力雄厚、势力庞大,那么,他算不算军阀?从严格意义上讲,蒋纬国具备军阀该有的一切特点,但他却不是军阀,因为他没有独立,更加没有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