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各方反应
�硕的肉掌拍在矮几上,掌下,是一块写满了文字的绢布。

  “华雄该杀!竟又丢了荥阳!”董卓怒容满面,一脸横肉直抖。

  “请相国暂息雷霆之怒,眼下荥阳已失,当务之急不是追究华雄的责任,而是我军下一步该作何打算。”坐于堂下的李儒轻声劝董卓。

  就是李儒带来了胡轸的军报,董卓看后才大发雷霆。

  董卓努力克制住怒气,问李儒:“文优何以教我?”

  李儒手捋胡须,两眼微眯,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儒有上下两策献于相国。”

  “何为上策?”董卓问道。

  李儒道:“上策者,令胡轸兵出虎牢,夺回荥阳。同时,暂停迁都之事,集结所有兵马,防御关东诸侯……”

  说到这儿,李儒稍作迟疑,偷偷观察董卓脸色,见董卓似乎听得很感兴趣,他便继续说道:“不过这也是治标不治本之法。眼下迁都长安,人心不稳,我军将士也都想尽早赶往长安安顿,心思复杂,难利于战。”

  “那该如何治标又治本呢?”

  “这……”李儒似乎有难言之隐。

  董卓见状便道:“文优尽管直说,即便不合某家心意,某也定不会怪罪于你。”

  李儒这才说出心中想法,道:“要想人心安定,唯有推翻迁都之事,将天子迎回雒阳……”

  不待李儒把话说完,董卓就一摆手道:“此事断不可行!当初是某家力压群臣,才定下迁都之策,如今却要反悔,某家颜面大失,今后哪里还能压制住群臣?”

  李儒眼现失望之色:“若继续迁都,我军将士多已承担迁都重任,却是难以抽调太多兵力援助胡轸了。也只有下策可行了。”

  “何为下策?”

  “命胡轸死守虎牢关。同时,加快迁都节奏,尽快撤往长安固守。”

  “好,就用此策!”

  ………………

  河内郡野王县,郡守府。

  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盟主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正在品酒高谈。

  “公节,前几日有军情说,徐荣出兵梁县,攻打孙坚,却反被孙坚夜袭大营,徐荣死于乱军之中,只有都督华雄率领残兵退守荥阳。依你看,孙坚会不会继续兵发荥阳?”袁绍饮完一杯酒,一边吃着菜,一边问王匡。

  王匡微微一笑,不答反问:“盟主可是担心孙坚再破荥阳,立下大功?”

  袁绍摆了摆手道:“孙坚也是我等讨董诸侯之一,他若攻破荥阳,某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担心呢?哈哈哈……”

  王匡心道:你笑的可真假,孙坚可是袁术的部下,你们两兄弟的那点龌龊事,天下人尽知,你不担心被袁术抢了功劳才怪呢!

  腹诽归腹诽,王匡的神色依然云淡风轻,说道:“孙坚虽然侥幸破袭徐荣大营,然而荥阳城可不比平地扎起的军营,城坚墙厚,以孙坚一支孤军岂能攻破?”

  袁绍道:“孤军?孙坚可不是孤军呀,他身后,还有我那公路族弟的两万兵马呢?”

  你果然是担心被袁术抢了功劳!

  “盟主,你认为公路将军也与盟主你一般,心系讨董大业吗?”王匡问道。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