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潜伏魏家村
�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动向才行。

  最好能在背嵬队出山的时候,在魏家村就知晓他们下来了,就便于我们围歼了。

  我孙子少佐就说:敌人一下山我们就获得情报那是最好不过了,但魏家村那里已经在山脚上,交通不便所以没有驻军,便衣队也只能是有线索才去侦缉,魏家村、魏家村

  我孙子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近江屋三郎说:这魏家村,有我们一个坐探,是个中国农村老头,很是贪财。

  近江屋三郎来了兴趣:少佐阁下,请您把他的资料给我看一下。

  我孙子找出那魏老汉的资料递给了近江屋三郎,他就翻阅起来。看完后就对我孙子说:这个中国老头虽然能看见经过的队伍,但是他的情报滞后,对于围歼背崴队起不了多少作用,没有多大价值。

  我孙子少佐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他藏在暗处,对本村和尖山村的人比较熟悉,有时还是能发现暗藏的抵抗分子。

  近江屋三郎就说:最好我能在这魏家村潜伏下来,这样背崴队一旦下山,我们就能打他个伏击。

  我孙子少佐就说:为什么不直接到尖山村去潜伏呢?

  近江屋三郎看一眼我孙子少佐,到底不是特高课出身的,近江屋三郎就解释道:这背崴队警惕性肯定很高,而尖山村的人彼此都熟悉,我直接进到了尖山村以后,肯定随时被关注着,这样一是容易bào露,二来也不便于开展活动。

  我孙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就笑道:就像一只狼进了羊圈一样。

  近江屋三郎就说:用中国话来说就叫鹤立jī群,想不显眼都不行。

  2

  第二天一早,近江屋三郎出了住的日昇旅社,就来到了县城东门外的较场坝,很多从江苏或者滁州逃难过来的老百姓,就待在那里,这些人指望有大富人家,要佣人或者帮工什么的。

  近江屋三郎早上又是一副教书先生模样,一路上很多人都来找他:这位先生,有什么活计就让我做吧,我很勤快的。

  近江屋三郎没有做声,就慢慢走走看看,突然他看见人群稀少的地方,边上坐着一个人,是一个40多岁粗手大脚的农村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他就走了过去询问,原来那农妇就是安徽人,但很早就在江苏那边生活,这不是打仗吗?她男人就带着她和儿子准备走回自己的老家,不料他男人走到这里就病死了,她们就流落于此地了。

  近江屋三郎叹息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呀,我的内子,哦,就是我太太,也半道走散了,她还带着孩子,这兵荒马乱的!我只记得她说,她老家在这梅游县的许家镇一带,这不我找了好几天,一点音讯都没有,我准备到许家镇那附近去赁个房子,在那里守着,也许就碰上他们娘俩了,你如果愿意,可以来帮我做点事,就做做饭洗洗衣服什么的。

  那农妇喜出望外:先生,我以前在那徐州,也是在大户人家做事的,家里的一切事情,我都做得理理顺顺的。

  谈好工钱用大洋结算,每月2个大洋,虽然比不过在徐州时高,但这年月哪里还lún得到她挑拣?

  这农妇说:自己婆家姓刘,都叫我刘婶。老爷,咱们住在哪里的?

  近江屋三郎连忙摆手说:不要叫我老爷,我以前就是个教书的,我姓吴名安之,叫我吴先生就好了。我们先住在旅社里,等在许家镇附近找到房子,就搬到那里去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