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家事国事
�和绿珠近十年的苦侯也终于算是开花结果了。

  ……

  二世十年五月十六,皇家报院正式由皇家学院院丞孔鲋报请内阁府,由圣天子胡亥首肯后在皇家学院内成立。

  五月十八,皇家报院第一期小报就已经出现在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不过这皇家报院的第一期报纸,上面的内容却是尽皆是马球以及足球的消息。

  五月二十,由圣天子胡亥下诏,大秦建设兵团的二十万兵卒则是兵分两路分别开赴济北、东郡、九江、会稽四郡开始了对长江和黄河下游堤坝的修筑。

  为了这两条关系华夏千秋万代的大河堤坝,工部数千名工匠整整耗时五载时间、辗转近万里,终于在二世十年二月完成了对黄河和长江的第一次完整的水文、地形地势绘图以及测量。

  虽说近几年都是风调雨顺,但是胡亥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调遣了二十万建设兵团的兵卒之后,胡亥登基十年后第一次下诏征召百姓整整四十万人,加入修筑堤坝的大军中。

  四十万百姓加上二十万兵卒,统计六十万人,说起来也许很多。但是分散在延绵数千里的两条大河两岸,却是根本不见得能有多少。

  这两条堤坝,也是胡亥登基十年来,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规模征召大秦百姓服劳役。他对这两条堤坝的重视,甚至已然超过对李信西征的重视。说是倾尽全国之力也许有点夸张,却是并不为过。

  于此同时,大秦江东、江南、中原、关中各地数十郡县,则是在工部官员的督导下同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疏通运河的大动作。

  后世的京杭大运河已经在胡亥的勾画之中,工部以及尚坊工匠已经在马不停蹄的开始设计和准备。只是这条运河在这一世显然不会再是由华夏百姓来开挖。

  近两年时间,冯劫和虞子期的南征大军,却是已经陆陆续续运送回了超过二十万人的东南土著。尤其是虞子期,数百艘战舰的庞大舰队,算是提前了两千多年将中南各个半岛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都逛了一个遍。

  想来用不了多久,待到冯劫的桂林军进入缅甸的时候,大秦南海舰队就可以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军印度洋海域。

  除了掳掠土著回大秦外,巴蜀两郡的数万百姓也已经在桂林军的护送下在年前就已经抵达红河口三角洲附近开始定居,并随着冯劫桂林军的脚步逐渐开始向西迁移着。

  在迁移百姓驻守新地的这件事情上,按理说百越蛮夷其实是最近也是最为适应中南半岛湿热气候的。但是胡亥和内阁府的意见倒是高度一致,那就是非老秦一族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