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五章 平衡之道
p;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所有人都发现自己错的太离谱。

  这哪是一个铜板的生意。这完全是一个聚宝盆啊。

  想来想,所有人心中只能有一个解释。

  圣天子。就是圣天子啊。

  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是圣天子做不好的?

  有了咸阳城的成功,万里行推行到内史郡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先前已经准备打水漂的几家,此刻是巴不得多出点钱,多拿点股份了。毕竟先前那么一丁点儿股份两三年时间赚的可是比先前封地还在的那十余年累积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啊。

  这,自然正是胡亥想要达成的目的了。

  其实,万里行只是胡亥让大秦的勋贵世家接受股份接受投资给朝廷的先而已。

  所以在万里行成功之后,胡亥并没有着急着向关中之外推行,而是马上就将正在筹建的九原铁场、煤窑、太原煤窑、高丽船厂甚至建号的烟台船厂、番禺船厂都分割了部分股份出来,给众多的勋贵世家来认购。

  众多的勋贵世家,对圣天子如此体贴,有了这样的好处还记得自己等人无不是感激涕淋,更是用远超股份实际价值来认购,毕竟,圣天子出,一切都会有。既然已经拥有了聚宝盆,何妨多出一点钱财来讨讨皇帝的欢心呢?

  “皇兄,你太会算计了。”听完这些,嬴真看着胡亥嗔道。

  只是她虽然嘴上如此,但是眼中露出的却是明亮之极的骄傲之sè。

  对这些认筹股份之事黑冰台自然有资料,但是对真正开启了先河的万里行却实在是关注不多。

  “呵呵,他们感激朕都来不急,怎能是朕算计他们?”胡亥点着笑的如同一只狡猾的小狐狸般的赢真道。

  “皇兄是打算在关外诸郡也推行万里行车行了?”

  “这个是自然。想来如今关外的富户勋贵们怕是都对万里行出关翘首以盼呢。”

  其实,如今也只有胡亥知道,在万里行的事情上他还是小小的坑了一把关外的富户勋贵了。

  咸阳城乃至内史郡可以是整个大秦最为富足、人口最多的地方。万里行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扭亏为盈甚至赚的钵体满盆,除了内史郡百姓富足些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人口太过稠密导致的。

  而出了函谷关,却是典型的地广人稀。除了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繁盛之地的齐地、赵地、韩地数郡之外,其余诸多的郡治人口都是极为的稀薄。

  咸阳的万里行是依靠巨大的人口数量才能够很快扭亏为盈甚至盈利,但是关外的大秦驻郡,在胡亥看来三年内能够回保持收支平衡就是巨大的进步了。当然,只要能够jing确的计算每个郡到底有多少需求,其实成也是不会太高的。

  毕竟,各地的人口稠密不同,所需要的箱式长车也不同,投入自然也是不同的。

  不过只要再过个十余年,想来等到两代秦人成长起来,想来万里行不管在哪都是能够盈利的。到底,这个对关外勋贵的坑,又不算坑了。胡亥还是送了他们一个聚宝盆的。

  “好了,今天带你出来就是散散心,呼吸呼吸宫外的新鲜空气,你天天在东殿内怕是都闷坏了。看话剧吧,这可是朕无聊时写出来的。”

  底下大堂zhong yāng的戏台上此刻却是已经又换了一出类似后世话剧一样的剧场剧。带点轻喜剧的剧风,主要讲述的却是大秦早就颁布的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