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土地之议(三)
�一步到位不是?循序渐进有时候得到的效果将更好。

  给没有爵位的富户或者世族留下五千亩地,当可降低这些人的抵抗之心,减少反弹。

  允许有钱人买地间接的给了封建地主阶级滋生的土壤,因为如果让这些有钱没处花的人一寸土地都得不到,那么自己的土地改革将遇到不可想像的阻挡,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至于会不会因为有钱人太多或者有爵位的人太多,让最后百姓无可授之田地,胡亥倒一点都不担心。外面有大把大把的土地等着开发,不说别的,光是后世的东三省就能有多少耕地?而大秦如今的人口才有多少?

  同样在田地不能荒芜的强制命令下,富户或者勋贵世家有地也必须要找人耕作,而百姓在有地的情况下,想要获得更多的收入当然可以去。但是大秦目前才多少人?两千万不到,相对于偌大的大秦国土来说,民少而地多。

  那个时候,这些地主们为了找到足够的人来帮自己耕作,必然会好好笼络为自己干活的百姓,自然可以让佃户受压迫的程度减至最低,因为对佃户不好,我就不跟你干了,去别的地方去干。

  当然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后面也将要立法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最下层百姓的利益。

  如此百姓的生活将大大好转,而地多人少的情况下,想要获得更多的劳动力,那么必将促使大秦的老少爷们们晚上多做运动,多生子嗣,如此人口在短时间内就将急剧增加。

  而且胡亥也已经想好了,后面当人丁开始增长的时候,就要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和扶助有困难的贫困群众了。这都是后话。

  堂下的大臣们身为这个时代的jing英,在胡亥说的时候就已经在心中权衡利弊了。

  胡亥所有的清丈土地的计划已经可以说是通盘考虑了目前大秦各个阶层的反应和利益了,而且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没有一刀切。可以基本算的上是完美了,

  此刻听到胡亥的问话,李斯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李斯上前对胡亥躬身一礼道,

  “陛下之言各方兼顾,循序渐进,臣等以为甚好。只是陛下,似臣等有爵无地之人所食俸禄该如何处置?”

  (还是求一下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