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又现极品
/>
  赵四娘见他爹和这儿的里正你来我往的,暗暗好笑。

  她当然知道这位张里正为何如此客气,便直截了当地说道,不再追究丁家的责任,也绝不会因此影响百味堂的运营。

  临行之前,赵四娘又道:“对了,张爷爷,咱家在城西的铺子打算从下个月起加做晚市。这就需要增加人手。另外,城西春华堂也有意再招一批伙计。咱们看这附近的乡亲们大多吃苦耐劳,就还想从这儿招人。您是这一带的里正,德高望重。就麻烦你帮我四处问问,有没有乡亲愿意来干的。”

  听说百味堂的东家来了,接着里正也来了,住这附近的居民不管有没有受过赵四娘家的恩惠,但凡在家的都过来了。因而赵四娘所说的话,可不止张老爷子一人听见了。基本上大家都听见了,她话音还未落,四周就响起一阵欢呼声。

  城西那富贵地方的伙计待遇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不大清楚,可他们都知道在百味堂里哪怕是做最轻省的打汤、收盘子这种活计,一天都能得三十个大钱,另外还包两顿油水十足的饭食,这可比在其他地方拼命给人家洗衣服、卖死力气好太多了。如今赵四娘家又肯给他们机会,怎么不让他们兴奋呢?

  赵四娘看了看忽然扩大了好几倍的人群,提了提嗓子道:“要是有意的话,这个月十八下晌就来趟百味堂,咱们见个面,好好谈谈。”

  人群中当即传来了一片应和声。

  赵四娘家就这么干脆地走了,丝毫没有为难丁家。

  可她家肯轻轻放过,里正却觉得过意不去,乡亲们也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人群并没有立即散去。

  要说这丁家是和几户同乡一起自外面逃荒而来的,搬来也没几个月。一家人一共七口——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三十来岁的夫妇和他们二十出头的大儿子以及十来岁的小儿子。此外,还有个靠二十岁的媳妇子,约莫是他家大儿子的童养媳,总是见她领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干着永远都干不完的活儿,从来脸上不是青着就是紫着。

  按理说,丁家初来乍到,家中人口也不算太多,应当不怎么招人注意才是。可一来,这户人家打童养媳打得特别狠,虽说童养媳就是挨打受累的命,附近也不乏责打童养媳的人家,但从没像他家那样往死里打的,三天两头就会从他家隐约传出一些凄厉的痛哭声和求饶声。二来,自从他家来了之后,街坊四邻不是没了只狗,就是少了只鸡,甚至听说还有丢了钱的。虽说除开这次,之前还没被人家抓过现行。可这丁家人吧,老太太呆在家里不干活,小儿子和他娘一个德行,镇日四处闲逛。大儿子更不着调儿,十里八乡哪儿有赌局哪儿就有他。家里就靠孩子他爹隔三差五给人去当短工,还有童养媳拼死浆洗衣服来维持生计。按理说,所赚的钱能勉强糊个口就了不起了,可偏偏他家里老是传出肉香来,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

  这一回丁家小子被抓了正行,同时也就印证了别人对他家的猜测。那几个失窃过的人家首先就站了出来,要求丁家交出赃物或是予以赔偿。

  杨钱氏见势不妙,就打算故技重施。

  只可惜这些失主都没有赵四娘家那么宽容的心,个个都打算较真到底。毕竟住在城北的人家手头都很拮据,丢些鸡狗对富贵人家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于是,几个壮实的妇人也不多啰嗦,直接把在地上打滚的杨钱氏给按住,先是堵住她那张不断发出嚎叫的嘴,紧接着就找来绳子把她给捆了。原想把那丁家小子一块儿给办了的,可一转眼的工夫,那小子就独个儿跑了。

  没抓住倒也罢了,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