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珍贵聘礼
  “四叔,咱家在南大街上的那间铺面已经转给梁记了,最迟这个月底就得腾出来。我原想着在镇上另寻个合适的铺面再重新开业,可转念一想,倒不如就此把镇上的生意结束了,你就好和咱们一道去县城了,这样一来咱一家人也好有个照应。你看成不?”

  赵永孝显然被赵四娘给问住了,事先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一时怔在当地。

  赵四娘觉得赵永孝能主动提出分家,肯定是充分意识到老赵家的卑劣,于是也不藏着掖着,直言不讳地指出留在赵家村附近的种种弊端。接着,为了让他放心离开,赵四娘还答应说可以带李家人一起走,并保证会在县城给他们安排好出路。

  面对赵四娘苦口婆心的劝说,赵永孝却迟迟没有作出回应。

  赵四娘猜想赵永孝或许是在怀疑自己承诺的可靠性,于是,她忙给“一家之主”递了个眼色。

  赵永忠心里也很纠结啊,四弟可以说是他一手带大的,这些年来二人形影不离,也就是这几个月才稍稍分开,可也就十来里路的事儿。而今,自家要去县城了,他还真不放心留四弟在这儿,心想着要是哥俩儿能一道走就好了。只是县城啊,年幼时他曾在那儿住过一阵子,在他印象里那地界可不是那么好混的。因而,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他自个儿心里都在打鼓。就这么两眼一抹黑地把四弟带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这样真的好吗?

  故而,赵永忠只是干巴巴地来了句:“四娘说的都作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不光是赵永忠,家中其他人也对前路充满了担忧。并不认为带走赵永孝是个好主意。因而,向来无条件支持赵四娘的家人这回都选择默不作声。

  关于赵永孝的去留问题,说到底这是女婿一家的家务事,作为岳母的杨氏心中虽有她独到的见解,却不方便开口,就一直随着姜老爷子静坐在一旁。

  不过这会儿,杨氏见屋子里安静得有些古怪。生怕赵四娘尴尬下不了台。于是轻咳了两声,打破沉默道:“甭管是去还是留,都得让孩子他四叔先把亲给成了。不是?”

  一提到婚事,好嫂子姜氏忙接口道:“是啊,婚事早就该办了,怎么也不能再拖了!嗯。明儿我就约上董婶婶,同她一起去找镇上的算命先生。让他看看最近的黄道吉日是哪天,让他四叔尽快成婚!”

  赵永忠闻言也立马开口道:“永孝,聘礼啥的你甭担心,这些哥嫂都包了!”

  “就是。爷奶不管事儿,还有咱们呢!四叔,你放心。咱保管帮你把婚事办的漂漂亮亮的!”赵三娘补充道。

  看到一家人都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之中,一会儿这个说该下啥聘礼合适。一会儿那个说席面该摆几荤几素,坐在一旁插不上话的赵四娘撇了撇嘴。

  别急呀,咱先把搬家的事儿说清楚了,再谈结婚的事儿成不?

  倒不是赵四娘不顾及李家老太太的病情,实在是老太太并没有病到马上就会撒手人寰的程度。事实上,自从赵四娘家找申大夫给老太太看诊后,老太太的病情就一直很平稳。

  只不过是老太太见高店村里在农忙前又有几对新人成婚了,特别是其中一个新娘还是李翠萍的远房侄女,再回头一瞅家里的“老姑娘”,两相对比之下,心里不免就有点着急上火。

  温吞了一辈子的老人家这回火气上来后,索性心一横,思量着凡事可一不可再,老赵家害得儿子死不瞑目,总不好意思再害她也死不瞑目吧?于是,她也不怕忌讳,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