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长乐南街
/>
赵四娘叹了口气,劝道:“面都点好了,你们不进来吃,可就要倒掉了!”这才把姜氏他们拉了进来。
面上得很快,赵四娘前脚把姜氏他们拉进来,伙计后脚就把面端了上来。
赵永忠主动把卤肉面和猪腰面摆在了赵四娘和赵四郎的面前,自己和姜氏他们一样,端起一碗清汤面准备吃起来。
赵四娘却让他等等再吃。她先夹起一块卤肉尝了一下,又伸手从赵四郎碗里夹起一片猪腰尝了尝,说道:“爹,你把三十斤重的东西扛了一早上了,肯定累了吧?你把卤肉面吃了吧,我吃清汤面就行了!”
赵永忠听了感动得不得了,死活不肯换,最后看到赵四娘撅起了小嘴巴,才把面换了过来。
赵四娘吃着清汤面,心里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生意更有把握了。
吃完面,赵永忠取出钱来结账,一碗卤肉面十五文,一碗猪腰面十文,再加上四碗五文的清汤面,一共是四十五文。赵永忠不禁有些心疼,他一天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呀!可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那点儿不乐意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赵永忠抬头看了看日头,已经快到晌午了。去姜家滩拜完寿后,还得往回赶,要是现在不抓赶紧时间赶路,待会儿回赵家村的时候就得走夜路了,于是催促赵四娘快点走,不要像现在这样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了。
赵四娘很乖巧地点点头,可还是这家转转那家看看。赵永忠见了想要再催,却被姜氏使眼色止住了。他这才发现不仅是赵四娘,就连赵三娘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是一脸兴趣盎然的样子,心里不禁一黯,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这还是第一次带他们逛街。他心想,原本打算打上几角酒和岳父喝上一顿的,如今大不了不喝了,放下贺礼就走,也能赶在天黑前到家,也就不再催促了。
等赵四娘差不多把南大街每家店铺都逛过去了,才转过身来对赵永忠夫妇说道:“时辰也不早了,咱买点东西给外公作贺礼吧!”
赵永忠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感觉陪妻儿逛街,比他干活都要累。听说终于可以解脱了,忙笑着问道:“那四娘说,买啥给外公好呢?”
赵四娘眨了眨眼睛,笑吟吟道:“五十大寿嘛,自然是要办寿宴的。虽然不知道舅舅准备得怎么样了,但咱们可以买点东西带过去做,好歹给添两个菜嘛!”
赵永忠夫妻俩对视了一下,觉得这倒也实用,便连声称好。
于是一家人便折回道先前逛过了粮店,赵四娘让称一斗白面,一斗黄豆和一斤油。
买白面和油还好说,姜氏知道娘家的日子过得很苦,只有在她回娘家的时候,她爹才舍得去换几斤白面,割上二两肉来包饺子款待她们一家。现在好不容易爹过五十大寿,给爹吃顿白面,做几个有油水的菜也是应该的,可这是不是买得有点多了,还有这黄豆是怎么回事?
姜氏忙劝赵四娘道:“不过吃顿饭,有必要买一斗白面和一斤油吗?少称些吧!还有买这黄豆做啥?还是别买了吧!”
“娘,咱们好不容易赚了几个钱,不如乘着这个机会多买点,好让外公他们多吃几顿,也算是尽份孝心!至于黄豆嘛,可以磨豆浆给梨花表妹喝呀!”说到这儿,赵四娘似笑非笑道:“本来想给小梨花弄点鸡汤喝的呢!可如今……”
姜氏一听到“鸡汤”两个字,脸上一阵不自在,忙道:“好了,好了,要买就买吧!”
赵永忠素来是对小女儿言听计从的,见姜氏不再反对,就爽快地让伙计按赵�
赵四娘叹了口气,劝道:“面都点好了,你们不进来吃,可就要倒掉了!”这才把姜氏他们拉了进来。
面上得很快,赵四娘前脚把姜氏他们拉进来,伙计后脚就把面端了上来。
赵永忠主动把卤肉面和猪腰面摆在了赵四娘和赵四郎的面前,自己和姜氏他们一样,端起一碗清汤面准备吃起来。
赵四娘却让他等等再吃。她先夹起一块卤肉尝了一下,又伸手从赵四郎碗里夹起一片猪腰尝了尝,说道:“爹,你把三十斤重的东西扛了一早上了,肯定累了吧?你把卤肉面吃了吧,我吃清汤面就行了!”
赵永忠听了感动得不得了,死活不肯换,最后看到赵四娘撅起了小嘴巴,才把面换了过来。
赵四娘吃着清汤面,心里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生意更有把握了。
吃完面,赵永忠取出钱来结账,一碗卤肉面十五文,一碗猪腰面十文,再加上四碗五文的清汤面,一共是四十五文。赵永忠不禁有些心疼,他一天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呀!可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那点儿不乐意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赵永忠抬头看了看日头,已经快到晌午了。去姜家滩拜完寿后,还得往回赶,要是现在不抓赶紧时间赶路,待会儿回赵家村的时候就得走夜路了,于是催促赵四娘快点走,不要像现在这样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了。
赵四娘很乖巧地点点头,可还是这家转转那家看看。赵永忠见了想要再催,却被姜氏使眼色止住了。他这才发现不仅是赵四娘,就连赵三娘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是一脸兴趣盎然的样子,心里不禁一黯,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这还是第一次带他们逛街。他心想,原本打算打上几角酒和岳父喝上一顿的,如今大不了不喝了,放下贺礼就走,也能赶在天黑前到家,也就不再催促了。
等赵四娘差不多把南大街每家店铺都逛过去了,才转过身来对赵永忠夫妇说道:“时辰也不早了,咱买点东西给外公作贺礼吧!”
赵永忠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感觉陪妻儿逛街,比他干活都要累。听说终于可以解脱了,忙笑着问道:“那四娘说,买啥给外公好呢?”
赵四娘眨了眨眼睛,笑吟吟道:“五十大寿嘛,自然是要办寿宴的。虽然不知道舅舅准备得怎么样了,但咱们可以买点东西带过去做,好歹给添两个菜嘛!”
赵永忠夫妻俩对视了一下,觉得这倒也实用,便连声称好。
于是一家人便折回道先前逛过了粮店,赵四娘让称一斗白面,一斗黄豆和一斤油。
买白面和油还好说,姜氏知道娘家的日子过得很苦,只有在她回娘家的时候,她爹才舍得去换几斤白面,割上二两肉来包饺子款待她们一家。现在好不容易爹过五十大寿,给爹吃顿白面,做几个有油水的菜也是应该的,可这是不是买得有点多了,还有这黄豆是怎么回事?
姜氏忙劝赵四娘道:“不过吃顿饭,有必要买一斗白面和一斤油吗?少称些吧!还有买这黄豆做啥?还是别买了吧!”
“娘,咱们好不容易赚了几个钱,不如乘着这个机会多买点,好让外公他们多吃几顿,也算是尽份孝心!至于黄豆嘛,可以磨豆浆给梨花表妹喝呀!”说到这儿,赵四娘似笑非笑道:“本来想给小梨花弄点鸡汤喝的呢!可如今……”
姜氏一听到“鸡汤”两个字,脸上一阵不自在,忙道:“好了,好了,要买就买吧!”
赵永忠素来是对小女儿言听计从的,见姜氏不再反对,就爽快地让伙计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