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就剩两毛
��有钱,你就……就算告诉他咱能赚多少钱,他……他也不会羡慕的,搞不好还会笑咱没见过世面。”

  杨卫松虽然是磕巴,但做事冷静,善于思索,洞察人心,所以弟弟杨卫兵也以他为主。

  其实这是杨家兄弟第二次去哈尔滨卖毛笔,上一趟刨除花费,净赚300块钱,这一趟有望能赚更多。

  来回一趟大约要十天,非常辛苦。

  但兄弟俩却很开心,满足,并且对未来充满期待——万元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

  许大海提着大包离开火车站后,打车去吃了个饭,又去澡堂子搓了个澡,身体轻飘飘,舒爽的很!

  看看手表。

  换乘的火车要到了,便打车回到火车站,提着大包再次进站:

  “也不知道朴秀成在不在省城,算了,有时间再去找他玩儿吧!回家!”

  第二辆火车把他拉到隆兴乡,又搭乘路过的拖拉机回到大泉乡。

  最后再找老吴借一辆二八大杠,把大包往后座上一绑,双腿卖力的蹬,轮子飞快转动,往许家屯驶去。

  “咱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

  蝉声阵阵,夏风习习,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飘起一阵阵的尘土。

  土路两边是成片的高粱,苞米,大豆,稻子,花生等等,偶尔能看到在田里劳作的村民。

  许大海心情很好,边蹬二八大杠,边唱歌,风把他的头发吹的飞扬。

  路边儿草丛里的一些蛤蟆受不了了,咚咚咚~接二连三的往水沟里跳,一圈圈的涟漪荡漾开来。

  行到半路,驶过一座小桥后,远远的看到前边儿有一辆牛车在慢慢的走着。

  等驶近了,发现是许二材一家四口。

  许二材坐在前边,抱着鞭子赶车。

  他老婆,儿子小豆包和闺女三喜坐在车上,吃着糖葫芦,小姑娘头上还戴着柳树条编的花环。

  “二材哥,是你们一家四口啊,这是嘎哈去了?”

  这一段土路比较窄,许大海抬起脚,用鞋底子蹭前轮,放慢车速,在后边儿慢慢的骑。

  ——这辆二八大杠没有车闸。

  “是小海啊,卖菜去啦!”许二材回头见是老乡,非常高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老婆脑袋上包着蓝布头巾,穿着打满补丁的灰色破褂子,劳动布破裤子。

  偎在车上,扭过头来,也笑着和许大海搭话,不过很快就开始抱怨菜价儿太便宜。

  “给人家拉了一百多斤菜去,连摘带装,又这么远的路,废了这么大的劲儿,结果才给了3毛钱。

  买两根糖葫芦花了1毛,手里就还剩2毛了。”

  似乎有无形的锁链把许大海拉回现实,乡亲们挣钱真的很难。

  一百多斤菜才卖3毛,一斤不到3厘钱……这还没算人工费。

  “啥菜啊?”许大海笑着问道。

  “就是豆角,茄子,黄瓜,小葱,洋柿子……都是挑的好的,豆角比较多,晒干豆角用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