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被追捕的沈援朝
  钟民和李闯顺着车站前面的路,往东走了一小段距离,这里有一家“站前国营饭店”。

  钟民和沈援朝都是京市人,对这一带熟悉,提前就约定好,万一分散开,就到这附近汇合。

  五点钟,天已经开始暗下来了,他们站在路边,却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

  “闯哥,你在这歇一下,我去找找援朝?”

  “行,你去吧,带着介绍信。”

  他俩人开的是一张纸,其实最好不分开。

  但是李闯实在是比较虚弱,大冷的天,也跑不动。

  钟民摇摇头:“不,还是你拿着,万一我和援朝一会儿都没回这来找你,到了时间,你就一个人先上车。”

  显然京市离着辽省建业县还是太近了,一共就四五百公里直线距离。

  说不定三道沟那边,已经寻到蛛丝马迹,电话通知了京市这边的公安配合缉拿在逃的鲨人犯。

  不得不说,钟民确实真相了。

  这个年代虽然没有监控,各方面条件也落后,连通缉之人的照片都没有,只能粗略形容一下外貌特征等等。

  可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是有很多侦缉经验异常丰富的老公安。

  他们很多都是部队上下来的,转业复员以后当了公安。

  过去在部队,那说不定都是什么什么“侦察连连长”之类的部队作战精英,还得过多少多少的奖章。

  兴武县的公安大队长冯国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兴武是个小地方,但是,却是铁路的交通咽喉要道。

  十一月二十六号傍晚,临近的建业县下面三道沟公社发生了重大的命案,三死两重伤,三名凶手在逃。

  第二天上班后,冯国华临近中午的时候,接到了要求协查缉拿逃犯的电话。

  他今年四十岁,头脑灵活,凭经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先查火车站。

  兴武站虽小,但是车次很多,肯定是要仔细盯紧的。

  他亲自带着人,去了车站,留下四个便衣在四处盯着。

  之后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三个年轻人在这里买票乘车,都是二十岁左右年纪。

  其中一人长相十分出众,身高183左右。

  售票员严玉香早上八点刚来接班,回答说,她上岗后到现在,应该没有留意有这样三个人。

  不过,昨夜在岗的售票员崔婉已经回家休息了,要问问她。

  就这样,冯国华带着人又找去了崔婉家里。

  崔婉上午睡了一觉,中午正吃饭呢,结果有公安上门来找她问话。

  她饭也不吃了,仔细地回忆着。

  “夜间临时来买票的人肯定多不到哪去,就算半夜发车,一般也得白天先提前来把票买好。”

  “我记得,没有三个年轻小伙子一起买票的,倒是好像有一个单独的……”

  “……外形长得很精神,大高个,但脸上戴着口罩。”

  “……穿着很不错,我还多看了两眼那长款的棉衣外套,一块补丁没有,崭新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