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略懂
子需要什么?”

  “先上几碟小菜,再来一壶酒。”

  当伙计摸出菜单的时候,三人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姜星火摸了摸腰间,显然,他是没有带钱这个习惯的。

  郭也摸了摸衣袖,他倒是带钱,但他换衣服了,荷包没换过来。

  柴车见状,默默地承担了一切。

  也不知道是很入戏,还是确实没啥钱,总之,柴车从荷包里掏钱的时候,隐约有几分嘴角抽搐的意味。

  但是既然柴车适时地掏出了几十个大子放桌上,伙计眼睛登时亮堂了许多,连忙问道:“好嘞,几位公子要什么酒?”

  小菜之类的,大众口味比较一致,就算有个别不喜欢吃的,一般读书人也都不会计较,伙计自然可以给他们随便上,但酒就不一样了,口味差异太大,随便上给上错了,那理论起来不仅说不清,而且伙计背负的责任很大。

  以前也不是没有人让随便上,结果上了以后不知道是价格不满意还是口味不满意,最后又闹的大了,惹来老板认赔了事,毕竟对于这种茶楼来说,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事情,那么为了不影响人气和营业,都会选择息事宁人的。

  “最近什么酒水卖得好?”

  伙计笑容满面:“自然是白酒了,只不过有点烈,不知道几位公子喝不喝得惯。”

  “白酒都有什么种类?”

  “仙家酿、白云泉、南烧酒、荡口子、消肠断这种类齐全着呢。”

  “那就给我们拿一壶白云泉吧。”

  “好嘞,几位公子稍候片刻。”

  不过也是,其实姜星火想想就知道为什么最近白酒卖得好了,虽然白酒以前不太受欢迎,属于是底层河工用来御寒的,但是经过工坊加工处理后,味道就好很多了,也没有那么烈,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明,其他酒水也不是很好搞到。

  在现在的大明自然不禁止私人酿酒,甚至上至勋贵朱门,下至民间大户,都有互相攀比谁家自酿酒水更好的风俗,但这种私家酒,跟市面上流通的酒还是不一样的。

  “知道为什么白酒卖得好吗?”

  从下面揭开围巾,磕着端上来的瓜子,姜星火问道。

  柴车想了想,说道:“跟酒税有关系?”

  “对。”

  “洪武开国的时候,酒税政策跟现在不一样,这个你们知道吧?”

  这里其实有个说法,相比宋朝酒税占到全年总收入约十分之一,和元代酒税占到总收入约七分之一,明朝的酒税在赋税占比中的比例相当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洪武开国的时候,为了避免消耗粮食,是严格执行禁酒的。….

  一般传统酿酒都是“以曲定酒”,也就是说酒曲是酿酒的关键,譬如宋元,都是通过官方制曲以及对曲榷酤征税,从而收取酒类专营商品税,而老朱也是这个思路,通过限制酒曲原材料来避免粮食被消耗在酿酒中,以至于富人每日饮酒、穷人食不果腹。

  郭回忆道:“太祖高皇帝彼时下旨:余自创业江左十有二年,德薄才菲,惧弗胜任,但以军国之费,不免科征于民,而吾民效顺,乐于输赋,固为可喜,然竭力畎亩,所出有限,而取之过重,心甚悯焉,故凡有益于民者,必力行而又申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