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王
��打仗,派遣世子朱有炖和次子朱有爋率周藩三护卫以及河南都指挥使司的精锐,跟着留守北平的朱高煦所部一同往北平塞口巡逻。

  周王朱橚关于军事上,也只知道这么多,所以他也只能这么问。

  “肯定要出水口,痛击蒙古人。”朱棣果决道。

  长城沿线地名中的“口”,一般是指修筑长城时过的天然水口或自然通道,水口指的就是宁川水口,即宁川水出崇礼深山之后,在后世的张家口市区北端长城经过的东西太平山之间形成的天然水口因为修筑长城不能封堵天然水道,所以只有驻兵结寨堡把守,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成了当地大姓,口口相传民间就成了“张家口”。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朕不在北边了,蒙古人胆子也大了,若是不好生教训教训,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还以为朕的刀不够锋利了!”

  朱棣说到兴起,还站起身来,用力地挥舞了两下拳头。

  实话实说,对于朱棣来说,居住在深宫里处理国事,平衡派系,远不如亲自骑马上阵指挥大军作战来的有趣,这一年以来,他是不得已才窝在南京宫里,因为他刚登基,统治根基不稳定,需要亲自来消灭反对势力和给庙堂换血。

  而如今朱棣已经基本坐稳了皇位,对于他来说,考成法和京察的制度定下来,官员有了正常且稳定的晋升和贬谪通道,他就不太需要操心了,旧势力会慢慢被被忠于他的新势力所替代。

  而不管是大明行政学校还是国子监,现在都开始教授起了更加实用的行政管理学问,以及忠于他的圣王思想。

  这样的话,预备役的官员被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来,科举制度也开始缓慢改变,再加上农业、工业、经济等各项政策都稳步推进着,大明的国力日趋增强,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没有了过去的那些担忧,那么自然要从事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对于朱棣来说,没有什么比亲自砍人更快乐了。

  姜星火不仅改良出了防御力更强的棉钢复合甲,还给他麾下的大军装备了更强力的火器,改革了军制,现在兵强马壮,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是时候去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一切了。

  “营建北京城,还有出塞北征,咳咳都得花不少钱。”

  姜星火听闻此言,倒是没什么不满。

  不就是钱嘛!

  “陛下放心,军饷绝对不会缺。”

  “好好好!国师懂朕!”

  朱棣眉开眼笑,他就喜欢姜星火这一点,跟别的大臣不一样,别的大臣听说他要出去打仗,只会劝告他以和为贵,狗屁以和为贵,和平都是打出来的。

  而就算不劝他的大臣,也会告诉他国朝刚刚结束了靖难,现在人口离散、底子很薄,经不起再打仗了,总之就是两个字——“没钱”。

  返回:(4)/

  但姜星火不会,姜星火不仅支持他打仗,而且还不抱怨没钱,并且还会给他搞钱,搞来钱的办法还不是刮地皮,不会损害他的统治和声望。

  这简直就是他最需要的人!

  姜星火也笑了。

  搞钱是吧?容易,进一步扩大变法、发展商业就好了。

  但发展商业这种事情,其实是在掘封建王朝的根基。

  也就是说,他给这条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