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反省
�品主事,职方司负责掌管地图、军制、镇戍三件大事,还有一些负责城隍和关津、缉捕的小事,对于大明来说,这些事情有大有小,可对于兵部职方司的官员们来说,全都是没什么利益可言的事情。
因此,刘存武很想挪动一下位子,不求去别的部,可哪怕是平调到武选司和武库司也好啊!
可他的希望并不大,因为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甚至还捅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篓子,虽然结果还没出来,但有一次他听不保真的小道消息说,这次他恐怕要被调任了,也就是所谓的“缓冲期”,再不行,,也正是此时,他听说了那个和尚的路子。
返回:(2)/
一开始,刘存武将信将疑,但他眼见着有几个同僚都送了,而且不管是锦衣卫还是都察院,似乎都没有反应,刘存武开始陷入了严重的焦虑状态之中,为此不惜东拼西凑,又借了些贷,来送了份重礼。
送完这份重礼,听着和尚拍着胸脯打包票,刘存武就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他是满怀信心和希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这个和尚或许只是个瞒着大皇子招摇撞骗的骗子,可却并没有哪个官员敢揭穿他,似乎都默认吃了这个哑巴亏。
刘存武也是不敢的,直到追债的人找上门来,把他逼得有家不敢回,天天睡在衙门里,刘存武才被惹急了眼。
而直到此时,刘存武还想着,若是和尚收了钱不办事,把钱要回来就好了。
可惜,这些钱早就被越玩越大的和尚输了个精光,哪里还有要的回来的可能?
“被逼到绝路的刘存武,最终选择了检举——这是都察院的说法。”
姚广孝意味深长地说道。
也就是说,这只是刘存武的一面之词,而且很难获得其他证据,既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编的很完美的谎言。
但不管怎么说,刘存武都跟姜星火和姜星火有关的人,并没有什么联系。
所以,即便是派系斗争,在第一轮的时候,也波及不到姜星火。
至于之后要是真的扩大化,那当然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了。
姜星火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没有情报,我们了解不了真相。”
是啊,没有情报。
现在姚广孝原本负责的燕军情报机构,已经被完全裁撤或并入锦衣卫。
坐在皇位上的朱棣,似乎把姜星火拿捏的很死。
没有军队,没有情报,只有一些行政权力,除了被皇权所驾驭,为皇权服务,又能做什么呢?
“锦衣卫为什么没有半点察觉?纪纲真就天天带孩子呢?”
“可能是察觉了,但是不敢报上去。”
姜星火点了点头,重建后的锦衣卫虽然也很厉害,但远不如洪武朝的无孔不入,而且朱棣并不仰赖特务统治,对锦衣卫的限制也不少,而且随着锦衣卫的摊子开始重新铺开,很多精干人手都被抽调到了外地乃至外国,在京师内部,锦衣卫的监控能力已经下降很多了。
再者说,就算锦衣卫真不知道,姜星火都不奇怪。
有时候也不要把明代政治事件想的有多可控,实际上看看历史上的大明就知道了,明末三大案里的梃击案,起因就是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一路闯入太子所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的宦官,当时的人都怀
因此,刘存武很想挪动一下位子,不求去别的部,可哪怕是平调到武选司和武库司也好啊!
可他的希望并不大,因为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甚至还捅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篓子,虽然结果还没出来,但有一次他听不保真的小道消息说,这次他恐怕要被调任了,也就是所谓的“缓冲期”,再不行,,也正是此时,他听说了那个和尚的路子。
返回:(2)/
一开始,刘存武将信将疑,但他眼见着有几个同僚都送了,而且不管是锦衣卫还是都察院,似乎都没有反应,刘存武开始陷入了严重的焦虑状态之中,为此不惜东拼西凑,又借了些贷,来送了份重礼。
送完这份重礼,听着和尚拍着胸脯打包票,刘存武就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他是满怀信心和希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这个和尚或许只是个瞒着大皇子招摇撞骗的骗子,可却并没有哪个官员敢揭穿他,似乎都默认吃了这个哑巴亏。
刘存武也是不敢的,直到追债的人找上门来,把他逼得有家不敢回,天天睡在衙门里,刘存武才被惹急了眼。
而直到此时,刘存武还想着,若是和尚收了钱不办事,把钱要回来就好了。
可惜,这些钱早就被越玩越大的和尚输了个精光,哪里还有要的回来的可能?
“被逼到绝路的刘存武,最终选择了检举——这是都察院的说法。”
姚广孝意味深长地说道。
也就是说,这只是刘存武的一面之词,而且很难获得其他证据,既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编的很完美的谎言。
但不管怎么说,刘存武都跟姜星火和姜星火有关的人,并没有什么联系。
所以,即便是派系斗争,在第一轮的时候,也波及不到姜星火。
至于之后要是真的扩大化,那当然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了。
姜星火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没有情报,我们了解不了真相。”
是啊,没有情报。
现在姚广孝原本负责的燕军情报机构,已经被完全裁撤或并入锦衣卫。
坐在皇位上的朱棣,似乎把姜星火拿捏的很死。
没有军队,没有情报,只有一些行政权力,除了被皇权所驾驭,为皇权服务,又能做什么呢?
“锦衣卫为什么没有半点察觉?纪纲真就天天带孩子呢?”
“可能是察觉了,但是不敢报上去。”
姜星火点了点头,重建后的锦衣卫虽然也很厉害,但远不如洪武朝的无孔不入,而且朱棣并不仰赖特务统治,对锦衣卫的限制也不少,而且随着锦衣卫的摊子开始重新铺开,很多精干人手都被抽调到了外地乃至外国,在京师内部,锦衣卫的监控能力已经下降很多了。
再者说,就算锦衣卫真不知道,姜星火都不奇怪。
有时候也不要把明代政治事件想的有多可控,实际上看看历史上的大明就知道了,明末三大案里的梃击案,起因就是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一路闯入太子所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的宦官,当时的人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