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内切型边后卫!
�。

  萨拉赫在右路拿球,这也代表着当前的主攻方向是右路。

  此时,左边后卫罗伯逊已经内收至后腰卡塞米罗的身侧,而右边后卫卡瓦哈尔则是大幅度地压上助攻,来寻求与萨拉赫的配合。

  这样一来,如果对手断球反击,留在后方进行防守的人数就从原来的后腰加两名中后卫3人,变成现在的后腰加左边后卫再加两名中后卫共4人,在防守上显然就稳固了许多。

  当然,如果现在汉堡是在左路进攻也是同样的道理。

  左边后卫罗伯逊会大幅度地压上进攻与左边锋孙兴敏进行配合,而右边后卫卡瓦哈尔会与后腰卡塞米罗站位平行,在进行梳理球路时也可以在对手反击时负责第1道拦截工作。

  这也是潘毅在训练和热身赛中经常演练过的了。

  事实上,虽然内收型边后卫有这么多优点,但这种战术对球员的要求也更高。

  边后卫要有踢中场的能力,需要更高的球商。同时,同侧的边锋要求也更高,需要变化更多样来配合。

  所以,尽管瓜迪奥拉用了几年后,内收型边后卫也没有成为主流战术。

  而现在的汉堡却有这个条件。

  以罗伯逊和卡瓦哈尔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比赛熟悉之后,基本上也掌握了这一套打法的精髓。

  孙兴敏和萨拉赫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是边锋天花板了。

  于是,拜仁球员们就发现,汉堡球员的脚下球本身就难抢,而一旦抢下来后,又很难形成很好的反击机会。

  如果是在中场附近抢到球,汉堡球员就会毫不犹豫地反抢,或者是犯规;

  而如果是在汉堡的后场通过前场压迫抢到球,却也面临着对方四个防守球员的围堵,空间也不好打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开场后10多分钟,拜仁一直都无法打出有效的进攻。

  比赛进行到了15分钟。

  拜仁在边路传球,而罗本还没停好球,身后的罗伯逊和身侧的卡塞米罗就对他形成了夹击,小飞侠只能是立即又将球传回给了蒂亚戈。

  传完球后,罗本立即跑回了本方半场,离开边路,想要接应蒂亚戈。

  汉堡的这种压迫,让拜仁慕尼黑找不到有效出球线路,只能采取边锋回撤的方式。

  蒂亚戈也是心领神会,立即将球传给了空档处的罗本。

  可罗本刚要接球,就发现坎特很快转身就逼了过来。

  罗本想来一个一脚传球,把球传给中路的克罗斯,但身后的坎特干扰了一下,让罗本的这脚传球没传准,从克罗斯的身前漏过去了。

  只见德布劳内快速往前跑,正好接到球后,大步流星地带球往前冲。

  然后,他抢在克罗斯过来抢球之前,送出一脚直传,给到了禁区弧顶前沿的米特罗维奇脚下。

  在拜仁慕尼黑两名中卫的包夹下,米特罗维奇用他那强壮的身体把球护住,然后看到没有转身的机会,就迅速横传。

  孙兴敏快速斜插左肋,抢在拉姆之前接球后,右脚横向一拉,直接起脚就打。

  韩国前锋的这脚射门打得非常果断,但拜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