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章 第一天吃饭
�的话,不要乱走,好好留在阿娘身边。这一路非常辛苦,你们要坚持住。”

  任公子的大儿子只有七岁,但已经知道这次路途的艰辛,也隐隐约约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离开杨江府,去人生地不熟的禹州。

  点了点头,坚强地说:“阿爹,我知道。我会领着妹妹好好待在阿娘跟前,哪里都不去。”

  懵懵懂懂只有四五岁的任小姑娘见状,跟着说:“阿爹,女儿也听阿娘的话,哪里都不去,只留在阿娘身边。”

  任青纶欣慰地看了看儿子和闺女,对着廖氏说:“夫人,辛苦了。忍一忍,等到了禹州就好起来了。”

  廖氏也知道目前的处境,他们一家四口不得不离开杨江府。

  要说不害怕是假,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跟着夫婿走,还能怎么办?

  廖氏只想平安地到达禹州,平安地生活。

  杨江府的往事也请随风飘散。做人啊,还是要着眼未来。

  任家一家四口待在营地上,相互鼓励。

  程顾卿则把活动范围绕好了圈圈。

  等了一会儿,铜锣声响起,徐癞子和缺牙的徐福记喊大家排队打饭。

  走了一天,忙碌了一天,再不干饭,人就没力气了。

  大壮听到吃饭,连忙放下水桶和柴火,对着任嬷嬷说:“嬷嬷,这些水和柴火够做饭了,等俺吃过饭,再帮你们打水。”

  任嬷嬷笑着说:“好,大壮,谢谢你。”

  看着大壮急匆匆跑路的模样,不由地笑了起来。

  程娘子的大孙子,只有十二三岁,长得比大人还高大还粗壮。

  啧啧~也不知道怎么长的,实在太令人咋舌。

  任嬷嬷又看了看程顾卿和徐老大,立即想明白大壮是怎么长的了。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程娘子的孙子自然像她了。

  程顾卿哪里知道任嬷嬷在“诽谤”大壮,此时此刻拿着大海碗打饭。

  走近一看,今晚吃面条。

  徐福记负责打面条,徐癞子则打汤。

  一面一汤,就这么简单,毫无技巧。

  徐癞子大声喊:“一个一个过来排队,先打面条,在过来舀汤。”

  随后补充到:“今日的汤有限,不无限提供。要是吃不饱,去喝水。”

  这话一出,汉子就有意见了。

  金宝阿爹问道:“癞子,怎么汤不能多多提供,以前都可以。”

  徐癞子死猪不怕开水烫地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看看今日的汤,料子十足,肯定不能多提供。”

  大伙脖子一伸,看了看今晚的汤。

  里面有鸡肉,有干菜,还有一些骨头,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的确比以往的汤多了。

  徐癞子又说:“你们快排队领饭,不要耽搁俺和福记清理锅头。”

  这话一句,乡亲们不由地翻了翻白眼。

  说话好嚣张,好想打他一顿。

  程顾卿笑呵呵地看着眼前的情景,第一个上前打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