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丹霄城里的书信先生
��一座丹霄城,没有多少人能扛得住。”
陈朝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随即遗憾道:“光喝酒,没点下酒菜,总觉得差点意思。”
这话一说出来,给书信先生气的不行,“你这小子,骗酒喝就算了,还想着得寸进尺,这……”
话还没说完,书信先生就看到对面的年轻人将一袋酱牛肉摆在了桌上,年轻人笑道:“之前买回去打算给媳妇儿吃的,不过喝了老先生的酒,拿出来给老先生下酒,算是投桃报李了。”
书信先生一边说着这不太好吧,一边却已经取出两双竹筷,递给陈朝一双,而他已经夹起一块酱牛肉,放在嘴里一嚼,混着口腔里的酒香,书信先生就开始有些惆怅了。
之前觉得每天能喝一口小酒就已经是最好的日子,这会儿吃上肉了,那就得有酒有肉的日子才是最好了。
人心不足啊!
书信先生感慨一声,不过也就眨眼之间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不管这些有的没的,先吃完这顿再说。
事情别多想,越想越烦恼。
两人一边吃肉喝酒一边闲谈,倒是有些和睦,不过等陈朝喝完碗里最后一口酒,然后抬起头看向书信先生的时候,后者就一脸肉疼了。
“老先生,别舍不得几口酒。”
陈朝夹了一筷子酱牛肉丢进嘴里,细细咀嚼。
书信先生无奈叹气一声,拿出酒葫芦,干脆将里面的酒水全部都倒了出来,一人一半,然后洒然道:“这下好了,几天的量,一天喝完了就喝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信先生瞥了陈朝一眼,“你小子还是很对老朽的脾气。”
喝酒之前还能叫一声公子,喝酒之后,这些事情就都不提了。
小子公子,没有差别。
陈朝喝了口酒,笑着随口问道:“在苦樵节放纸船一事,是今年才开始的?”
书信先生摇摇头,“约莫有三五年了,不过之前规模还不大,和这边灯会肯定是比不上的,但去年开始,声势就不小了,今年就更是足以分庭抗礼了,大概再过几年,灯会这边就稀松平常了,放纸船这边,才会是大头。”
陈朝笑了笑,“百姓们愿意如何就如何,谁都拦不住。”
书信先生诧异看了一眼陈朝,问道:“难道这里面没有朝廷的推波助澜?”
“这我上哪儿知道去?”
陈朝端着酒碗,摇晃酒水,念叨不停,“我就是个蹭酒喝的酒鬼。”
书信先生没搭话,只是自顾自吃肉。
只是很快陈朝就笑道:“兴许是北边那边大战的缘故,才让今年是这般,往后什么样说不准,不过也不用去想,我今儿看到一纸船上写北境艰难,诸君辛苦几个字,一下子就想看看那写这几个字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八个字,真是情真意切。”
书信先生诧异道:“你小子莫不是知晓那几个字是老朽写的,所以才有这番话?”
他记得清楚,那是个住在那条芙蓉街的一位妇人让他写两句寄语,她有个远房侄子此刻就在北边,当时书信先生问她侄子叫什么名字,那妇人却拿着纸船摇头,说是用不着,这要写就祝愿那边的所有年轻人都能好好的。
&
陈朝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随即遗憾道:“光喝酒,没点下酒菜,总觉得差点意思。”
这话一说出来,给书信先生气的不行,“你这小子,骗酒喝就算了,还想着得寸进尺,这……”
话还没说完,书信先生就看到对面的年轻人将一袋酱牛肉摆在了桌上,年轻人笑道:“之前买回去打算给媳妇儿吃的,不过喝了老先生的酒,拿出来给老先生下酒,算是投桃报李了。”
书信先生一边说着这不太好吧,一边却已经取出两双竹筷,递给陈朝一双,而他已经夹起一块酱牛肉,放在嘴里一嚼,混着口腔里的酒香,书信先生就开始有些惆怅了。
之前觉得每天能喝一口小酒就已经是最好的日子,这会儿吃上肉了,那就得有酒有肉的日子才是最好了。
人心不足啊!
书信先生感慨一声,不过也就眨眼之间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不管这些有的没的,先吃完这顿再说。
事情别多想,越想越烦恼。
两人一边吃肉喝酒一边闲谈,倒是有些和睦,不过等陈朝喝完碗里最后一口酒,然后抬起头看向书信先生的时候,后者就一脸肉疼了。
“老先生,别舍不得几口酒。”
陈朝夹了一筷子酱牛肉丢进嘴里,细细咀嚼。
书信先生无奈叹气一声,拿出酒葫芦,干脆将里面的酒水全部都倒了出来,一人一半,然后洒然道:“这下好了,几天的量,一天喝完了就喝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信先生瞥了陈朝一眼,“你小子还是很对老朽的脾气。”
喝酒之前还能叫一声公子,喝酒之后,这些事情就都不提了。
小子公子,没有差别。
陈朝喝了口酒,笑着随口问道:“在苦樵节放纸船一事,是今年才开始的?”
书信先生摇摇头,“约莫有三五年了,不过之前规模还不大,和这边灯会肯定是比不上的,但去年开始,声势就不小了,今年就更是足以分庭抗礼了,大概再过几年,灯会这边就稀松平常了,放纸船这边,才会是大头。”
陈朝笑了笑,“百姓们愿意如何就如何,谁都拦不住。”
书信先生诧异看了一眼陈朝,问道:“难道这里面没有朝廷的推波助澜?”
“这我上哪儿知道去?”
陈朝端着酒碗,摇晃酒水,念叨不停,“我就是个蹭酒喝的酒鬼。”
书信先生没搭话,只是自顾自吃肉。
只是很快陈朝就笑道:“兴许是北边那边大战的缘故,才让今年是这般,往后什么样说不准,不过也不用去想,我今儿看到一纸船上写北境艰难,诸君辛苦几个字,一下子就想看看那写这几个字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八个字,真是情真意切。”
书信先生诧异道:“你小子莫不是知晓那几个字是老朽写的,所以才有这番话?”
他记得清楚,那是个住在那条芙蓉街的一位妇人让他写两句寄语,她有个远房侄子此刻就在北边,当时书信先生问她侄子叫什么名字,那妇人却拿着纸船摇头,说是用不着,这要写就祝愿那边的所有年轻人都能好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