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故人
�以让他们出面,比自己跑部钱进容易的多。

  可惜张老头就是不肯,笑道:“小猢狲还在京城呢,不看着他,心里不踏实。”

  领导们顺着张老头慈爱的目光,看到和老王头交谈的常威,心中叹息。

  小猢狲,这可不是骂人!

  那是人家亲孙子,自己伺候的再好也比不了。

  在崖山公社住了两天,房屋修缮完成,常威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他去屋里放下了五百斤粮食,走出来拿出个瓷瓶塞到张老头手上,“破老头,王爷爷年纪大,您得多照看着点。”

  张老头把瓷瓶打开闻了闻,放心道:“算你有良心。”

  “我一直有良心,没放黄莲,没放苦参,还裹了蜂蜜的,别省,不舒服的时候就吃。”

  “放心吧,我保管把你王爷爷伺候好。”

  “您自己也得注意点,别逞能,六十多岁的人了。”

  张老头就笑,揉搓着常威的脑瓜子,把瓷瓶放到怀里收好。

  常威并不太担心他们在易县的生活。

  在这里,他们就是两位老太爷,别说公社,就是县里,行署,都不敢怠慢。

  而且他们还不需要地方上供应,社员们平时送点菜,送点柴什么的,俩老头也会给钱,不会让孩子们白干。

  临走前,常威把王翠萍拉到一边,“这一趟我要去南省,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港岛,到时候帮您打听下。”

  王翠萍连连点头,“常干部,谢谢您。”

  “您有他的照片吗?”

  “有的。”她在机场和丈夫无声道别后,曾经回到家里去找丈夫留下的情报和黄金,临走时只带走了相框。

  那是十年前的照片,里面的王翠萍衣着华贵,笑容正美。

  ......

  从易县离开,和王用大将约定的会合地点是临安。

  常威从火车站出来,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不同于京城的漫天风沙,这里的一切都和谐自然。

  北方此时还覆盖着白雪,而临安已经有了春的气息。

  来接常威的是江省调查厅,从这时开始,龙组就进入到工作状态,以巡视组的身份开始陪同领导巡视东南。

  火车站到招待所的路上,他们远远的瞧见京杭大运河,一座长长的石桥横跨东西,水上全是木船,河边立着高脚楼。

  临安的老建筑十分有特色,皆是两层木楼,尤其是第二层很有古韵,连窗户都是竖着向上推开的。

  常威莫名想起一位拿着撑杆开窗的美貌妇人。

  招待所就在西湖边上,岳飞庙前。

  南宋时,此处有官家酿酒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

  因为附近池塘种有荷花,每当夏风吹过,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常威等人放下行李,又去岳飞庙前参观了一番,出来后看向陪同的调查厅同志道:“领导什么时候到?”

  “明天的火车。”

  “好,你们提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