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值守
��气中来回摆动着,和蔼道:“老班长身体还好吧?”

  常威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这位老者是真的认识老王头。

  老班长,是走过两万五千里路的战士们对炊事班班长的尊称,不管是官是兵,见了老王头都会亲切的喊一声老班长。

  常威的态度愈发恭敬,“王爷爷身体很好,每天能喝二两酒,现在还管着我们的伙食。”

  “好,我们这些人啊,就是不能歇着,歇着就要垮掉。”老者拉着常威在椅子上坐下,慈爱的打量着他,“不错,没丢老班长的脸。”

  经常会有人在常威面前说类似的话。

  级别低的提及他父亲,级别高的就是老王头。

  这种倚老卖老的话——他必须得认真的听。

  现在够资格在他面前说这类话的人,根本不屑卖弄自己的身份,说这些话是认同,是期盼。

  能在操场上无视戒严随意走到,这老头不是师长政委就是参谋长。

  驻扎在津门的是66军,前身是华北军区第1纵队。

  该纵队是以少数红军为骨干,分别于1937年、1938年、1939年在冀晋地区组成的30余支抗日游击队发展而成的。

  其红军骨干有在长征中给总部首长担任警卫任务、后为八路军军部警卫团的部分警卫战士,有参加过平江起义、坚持过井冈山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13团的部分红军战士。

  听着老头的口音,这位应该是警卫团出身。

  “老班长的米粉是一绝,他当年还想开米粉店呢,唉,好多年都没吃到过老班长的手艺。”

  “前段时间他还做过,等我回去了请王爷爷再做一份,让人给您捎来。”

  “那得配上老班长亲手做的剁椒。”

  “嘿嘿,首长,您是会吃的。”

  常威愈发肯定,老头和老王头不是泛泛之交。

  能吃到老王头剁椒的人可不多。

  老头没有和常威聊工作,只是回忆在江西根据地的往昔,没用想当年这样的口吻,娓娓道来都是一些琐碎小事。

  大首长为一把辣椒追着骂人,村花追到营地外面提亲,老乡家的狗撵兔子......

  龙组的人都坐在老头身边听的津津有味。

  最后说起反围剿失败,被迫离开根据地时有些伤感。

  老头没谈牺牲,没谈伤亡,只是说起当年百姓送他们离开时的不舍。

  “明明打了败仗,老乡们也没怪我们,老大死了,就把老二送到部队里。”

  “走的时候,老乡把苞谷种子都给我们煮了。”

  “舍不得我们走,过江的时候,还是撑着船过来帮忙摆渡。”

  “老乡自己的衣服填着稻草,把棉花偷偷塞到我们的被褥里。”

  “......”

  离开根据地之后,他从来没有回去过。

  不敢回去啊!

  每每念及乡亲们,他都心生愧疚,多少娃儿就牺牲在长征路上。

  他实在无颜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