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拿东西
  “地窖动静太大,不合适。”

  对于陈建国说的话,陈母也是摇头否定。

  “也只能买点粮票存着,家里也得想办法存点粮食。”

  说到这里,陈母的眼睛就看向屋里。

  统共就三十来平的面积,一眼就看完了。

  除了靠门的位置搭了灶台和放着缸子,里面就是他们娘俩住的地方。

  里面有两个柜子和一张床,而帘子外面是一张简易木板床,陈建国睡的地方。

  家具不多,可就是没地方可以堆放粮食,而且这么保存也不安全。

  “全国粮票一斤是多少钱?”

  陈母以前都是卖的地方粮票,还真不知道全国粮票是个什么价。

  也就是在四九城,要是在其他小地方,全国粮票这东西不多见,谁家要是骤然拿出这东西,还得街道或者单位开说明,不然粮店指不定报警调查粮票来源。

  四九城发放的地方粮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大多是当月有效,所以要存票,那就只能是没有期限的全国粮票最稳妥。

  “应该还是四毛吧,暂时没听说过涨价的事儿。”

  陈建国答道,“不过快要到元旦了,我估摸着很多人就会反应过来。

  妈,我只是简单一说你都能想明白,我想别的人家也很快会有这个意识,到时候价格铁定要涨起来。”

  “遇事多留一手。”

  陈母只是叹气道,也不知道是因为粮食的消息,还是岗位的落空。

  不过不管怎么说,家里要存一些粮票的事儿算是定下来了。

  “快点吃饭,吃完饭我把钱拿出来。”

  既然定下来,陈母也不会拖拖拉拉,催促着陈建国快些吃饭。

  晚饭也没什么好说的,两个人很快就吃完饭,陈建国还没动手,陈母就主动收拾起碗筷,没一会儿门外水池那边就热闹起来,叽叽喳喳充满了人声。

  这年月的大杂院就是热闹。

  早晚这个时候,就是中院最热闹的时间,家家户户吃晚饭,家里女人就会在水池这里洗碗,聊些饭桌上听来的消息。

  陈家饭桌上的对话,陈母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说出来,就是别人说什么,她就应和两句,有不懂的就问问。

  陈建国躺在木板床上无聊的发呆,家里没有收音机,整个大院里似乎都没有。

  咂咂嘴,一大爷易忠海今年可是过了八级,八级钳工一个月可是九十九块钱工资,还有带徒弟给发的津贴,妥妥的月入百元。

  可就是这样的人家,家里居然都没有添置一台收音机,也真是邪门。

  陈建国可不相信,堂堂轧钢厂八级工人,会从厂里要不到一张供应票。

  是的,这个时候自行车没有限制购买,只是商店里长期缺货,只有单位才有机会优先买到自行车。

  而像收音机这样的大件,则是实现凭票供应,到了60年代还曾经要求在公安部门登记。

  不知等了多久,中院里说话的声音逐渐小起来,各人都纷纷回家,今晚的聚会算是散场。

  这也就是这年月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吃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