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你多保重!


  次日的朝堂上,朝臣们继续商议赈灾一事。

  商议来商议去,都在建议让皇帝下罪己诏,平息天怒。

  实质性的赈灾措施,那是一个都没有办法落实。

  主要原因,国库本来就没钱没粮,任何提议,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卢相国提到了城门口感业寺施粥的事,出发点却不是赞扬,而是提出了担忧。

  “长安毕竟是京畿重地,如此多的灾民聚集在城门口,万一生乱,攻入长安,怕是会酿成大祸。

  臣请殿下派神策军,及时驱散灾民,让他们尽快返乡,安居乐业。”

  太子李翾闻言,扭头问身后的田公公:“大伴,可否出动神策军?”

  田公公刚要点头,裴砚站了出来,启奏道:“微臣认为,此事可暂缓。微臣昨日亲自去了城外探查,发现长安的各世家,都在城门口施粥,还请了僧尼在为地动中死难的百姓做法事,化解天怒。

  那些灾民的情绪,还算稳定,暂时没有聚众做乱之危。”

  太子一听,大喜,问道:“诸位爱卿竟然已经自发性的开始施粥赈济灾民?如此大义之事,为何刚才无人提起?”

  裴砚并没有提到这是感业寺的女尼发起的,但那些捐了粮食的世家大臣心里却清楚是怎么回事。

  他们中有人看向了裴砚,看裴砚一副坦然的模样,心里没底。

  谢道林却明白,裴砚这是在帮谢春心。

  他虽然与谢春心闹得很不愉快,但他认为这不过是暂时的,谢春心一定会屈服的,所以此时,他肯定得顺着裴砚的话往下说。

  因为郑氏知道城门施粥这事后,送了不少的粮食去,谢家也算是捐了粮的。

  谢道林大言不惭的站了出来回禀道:“不过是家中女眷们心软,看不得那么多人挨饿,为了积福,才在城门口支了口锅。

  臣等觉得此事不足挂齿,所以才没有提起。”

  其他捐了粮食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通透人,明白谢道林这说法,最为稳妥。

  推给家里的女眷,若是太子高兴,要嘉奖,也是自家的功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太子不高兴,那不过是无知妇孺们做的事,与他们关系不大,最多被斥责两句。

  所以这些人纷纷附和,“对,都是家里的女眷做的,臣等不敢居功。”

  太子抚掌赞道:“诸位家中女眷,都是贤惠之人,理应嘉奖。”

  说到这,太子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正妻崔嫣然,心中嫌弃:“看看别人家的老婆干的事,再看看她干的事。

  孤还真的是娶妻不贤,倒霉啊!”

  然后太子就指着崔尚书问:“崔氏可有施粥?”

  崔家主一愣,崔氏当然没有施粥,谢春心也不可能找崔氏去化缘。

  崔氏不仅没有施粥,还在长安的所有粮铺,将粮食炒到了天价。

  最近大家都在抢粮,这几日,崔氏可谓是赚翻了。

  崔尚书站了出来,原本想说出城外施粥的实情,就听裴砚咳嗽了一声,而后,另外几家的大臣,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