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艺术周期
  老许现在面临的抉择是,要不要为这块礁石,牺牲自己的“事业”。

  也就是身为一名导演的职责。

  当然了,不是说他以后拍不成电影了。

  只是,他以后一定会很忙。

  因为一旦退居幕后……别的不提,就说当个制片人。

  他要参与到导演的工作、选角的工作、甚至还有更多的幕后工作里。

  这些工作乍一看不多,可实际上……很繁琐的。作为天籁的执掌者,他很清楚这种工作有多么“麻烦”。

  活不多,但很碎。

  并且还要时不时的出差,检查一下拍摄的成果……

  在这种繁忙的节奏中,哪有时间能跟以前那样,为一个剧本耐着性子打磨半年、一年、乃至两三年的?

  根本不可能。

  可换个角度想,如果老许能退居幕后,那么他的担忧基本也就可以说不存在了。

  民营资本投资公司会怎样不说,就说西影厂这块在国内与国际都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肯定不会出问题。

  别的不说,就说那种投资人想用一个什么大流量草包当配角的事情,就永远不会发生。

  谁不知道老许的剧组是出了名的“清高”。

  就算把角色给朋友,朋友的演技首先也得过关才行。

  演技过关,导演靠谱,才能给观众呈现一个好故事。

  “原来……老许纠结的是这个……”

  王斯聪露出了了然的模样。

  接着就听杨蜜问道:

  “怎么样?有办法没?……或者说,有啥想法没?”

  “唔……”

  他微微摇头:

  “你也让我琢磨琢磨,但这事情……我说实话,不好解。”

  “肯定啊,不然他能这么纠结?”

  “嗯……”

  说着,他捻灭了烟。

  靠在椅子上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时,杨蜜继续说道:

  “诗诗的意思是,不用急。”

  “嗯?什么意思?”

  “意思是许鑫年轻啊。他还不到30呢。她和我说,在曲艺行里,可能这五年流行西河大鼓,下个五年观众就喜欢相声了。

  艺术方面的事情,观众和艺人都是相互影响的。某个流派的艺人带火了一个行当,大家一窝蜂似的涌进去,场场爆满。但等那股新鲜劲消退后,江湖上就会有下一波新人入行。

  放到咱们这圈子也适用。

  她觉着,观众对于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是有忍耐底线的,一旦忍耐底线没了,自然就不会追捧了。

  所以,她的意思是不用那么悲观,观众能忍你一次,两次,但绝对不会忍一个要演技没演技,要啥没啥,空有一堆热度的明星在戏里出现三五次。

  所以,哪怕以后真的就跟许鑫预料的那样,大家都在找什么高人气却没演技的草包来演电影,那最多也就是三五年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