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猜测
�那个。”

  然后……俩人对喷了十多楼。

  杨蜜大概看了看,无语的继续往下翻。

  4楼:

  “吧里也不知道怎么了,吹许鑫被说成慕强,踩许鑫吧,又照不出来多少实际的理由。这风气真是够了。谁艾特小吧一下,出来干活,这帖子不删,怕是又得打起来。”

  看到这,杨蜜忍不住对老公问道:

  “怎么氛围成这德行了?”

  “不知道。”

  捧着橙汁的许鑫摇了摇头:

  “我估摸着……可能是因为拖的时间太长了吧?别的不提,丝路电影节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那也太极端了一些,这可不好。”

  杨蜜嘟囔了一句,继续往下看。

  要是平常,她可能早就退出了。

  闲出屁来了爬楼看人家吵架互喷?……但老公能看这么久,说明这帖子还是有东西的,应该是自己还没看到。

  她接着往下看,又看了几个评论比较两极分化的楼层后,帖子的17楼回复道:

  “虽然这几天已经回复了不止多少次这种帖子,但我还是再解释一下。欧洲三大的观影手册确实有一定的权威性。三大的影评人门槛比较高,不跟咱们国家一样,阿猫阿狗都能挂个“资深媒体人,影评人”的头衔。

  他们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但能否得奖,他们说的并不算。甚至媒体、观众的反馈对评审团而言都不重要。因为早在电影节开启之前,电影评审票选就已经结束了。所有的结果都是评审团在保证不受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产生的。

  所以,观影手册是影评人给出对某一部电影的主客观评价,目的是为观众评选出他们心里的优秀电影,起到引导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观影手册上来看,《烈日灼心》确实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点毋庸置疑。

  但无法左右评审团。

  所以还是要看评审团的倾向。这也是为什么每年三大结束后,大家都会讨论这一届评审团对电影选择偏好口味的原因。

  以上,回答题主,应该明白了吧?

  《烈日灼心》无论在柏林的影评人、观众之间产生怎样的反应,最多,能影响到它能在几个国家上映,多少片商感兴趣。而并非是大家觉得好,它就能拿奖。”

  “你还别说,还真有懂行的人呢。”

  听到杨蜜的话,许鑫笑道:

  “看到那个说拿奖的回复了?”

  “嗯。后面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么?”

  “没啥了,大多都是在吵架。”

  听到这话,杨蜜便退出了这个帖子,在贴吧里往下翻了翻,发现竟然有不少人在“直播”。

  就是来参加电影节,时不时的在自己的主题里更新一些照片和文字那种。

  她继续翻。

  这些观众去的地方,她还没去过。

  不过不急嘛,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