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以工代赈,提前布局
  “郭大人,这么安排,是否能购买到一百万石粮食?”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郭允厚说完后,其他大臣也跟着高喊了一声。

  有了这种强力震慑,粮商绝对不敢涨价。

  实际上,崇祯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暗中操纵粮价,和粮商们一起提高粮价,这样一来,隔壁省份、甚至江南等地的商人看见粮食的暴利都会主动运粮到陕西。

  等到陕西粮食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朝廷立刻将开仓赈粮,同时颁下禁令。

  等一开春,春种开始,到时候商人们囤积的粮食就只能降价了,因为不卖那就只能砸在自己手上。

  仓库里有多少粮食先不说,只要从南边不断的往陕西运粮就行。

  运粮的队伍中也不一定都是粮食,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将一车粮食打翻给商人们看到就行。

  但这种策略,需要持续两三个月才有见效。

  两三个月会饿死多少的百姓,又会有多少百姓被逼加入民变的队伍,这些他都无法预估,也不忍心。

  “咱们再来说说够不够的问题,按照成国公的计算,一个月就需要十八万石粮食,

  而且明年是什么情况都不好说,百万石粮食只能支撑六个月,所以,朕觉得,可以迁出一部分人。”

  “迁移?”

  所有大臣都懵了,郭允厚出班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人口迁移是大事,

  从陕西到南边,横跨数千里,需要耗费大量的银两,有这笔钱不如投入到赈灾之中。”

  “陛下,郭大人所言极是,即便是百姓们愿意迁移,这一路上吃的、喝的,到地上的房屋安置、田地等等都是大工程。”

  “陛下,此刻已经进入冬季,天寒地冻,迁移会导致大量百姓死亡的,请陛下三思。”

  “好了!”

  崇祯制止了还要出班劝谏的大臣:“谁说朕要迁到南方去了?”

  “将一部分受灾地的百姓,迁移到陕西定边、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山西吕梁等这四个地方。”

  大臣再次懵了,历代迁移大部分都是朝着南方迁移的。

  可陛下说的这四个地方离受灾严重的白水等最远也不过千里,按照百姓们的脚力,大半个月左右就能到了。

  问题是,这么近的距离,那边肯定也会或多或少的受灾了,迁过去做什么?

  崇祯走下平台继续道:“迁过去的百姓,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大量开垦田地。”

  “留在原籍的百姓,也要组织起来,每隔五六里地,在靠近田地的地方修筑一座……湖泊。”

  “第三,如果灾民还有多的,那就修路,将陕西到北京、或者到南方的官道给修整一翻。”

  崇祯说完的时候,正好站在了皇极殿的大门前,随即一脚迈出,站在了大殿前,看着陕西的方向,满脸的沉重。

  他记得自崇祯元年开始,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