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决定
�了,若是娘娘知道了又要气恼。”

  暗刑司外停了雨,天光呈暖,是难得的好天气,连风都是柔和的。

  纪烨尧要说什么,她心里大概是想到了。纪玉仪知道,这一次去暗刑司只怕会牵扯出更大的事情。

  慧妃薨了,听闻当初父皇病了好几日,承清宫的太医往来不绝。如今被牵连的可不止是纪烨尧一人。

  她这次是偷偷去的,就是要让安嫔和越贵嫔针锋相对。

  一旦纪烨尧口中的事情呈禀到父皇面前,不仅安嫔会出事,越贵嫔传出流言惹怒了安大人同样会出事。

  纪烨尧入了廷尉府,对于母妃和锦绣宫来说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纪玉仪咬着唇忽然想到那日与姜月的见面。

  “五公主,渔翁得利坐享其成不好么?”

  纪玉仪下定了决心。

  她本就不喜欢三哥,如今看来三哥也并非皇室血脉,这等事揭发出来也不是坏处,至少能让父皇早些看清,也算是做了一件孝顺之事。

  便不告诉母妃了。

  母妃定是不允。

  “公主?”婢子小心翼翼看向她。

  “记住了,出了这道门,今日不允与任何人说本公主去过暗刑司。”纪玉仪恢复平静,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离去。

  *

  汴京一日日金桂满长街,随着沁人香气而来的还有从皇城发酵的流言蜚语。

  绿叶层枝与桂同,花开蒂软怯迎风。

  三皇子依旧被关在暗刑司,不过另外一个消息却传遍了汴京,长临皇朝三皇子并非皇室血脉,乃是安嫔和相国寺住持之子。流言查不到源头,私底下议论的人却言之凿凿,更有人说此话是三皇子亲口说出。

  “三皇子当真不是皇室血脉?”汴京各个角落都在议论这件事,不过到底不敢高声喧哗,毕竟这种皇室秘辛,说不准宫里的贵人想要遮掩都来不及。

  “你可小声些吧。”又有人拉扯了一下那人的衣袖道:“这汴京的消息真真假假,谁知道呢?咱们在汴京做生意,可要管住嘴才是,谨慎行事。”

  三皇子是不是皇室血脉跟他们这些平人百姓有什么关系,不过当个乐子谈论几日。

  这样的言谈在百姓间当个乐子,落在当今圣上身上可不就成了一顶帽子,眼下廷尉府安大人就在承清宫内。

  宫阙大殿上,沉香厚重,烟雾袅袅。

  须弥座后高墙挂着一副装裱得十分大气磅礴的画,上面写着四个瘦金楷书大字:正大光明。

  左右两侧四根朱红大柱矗立,中间金丝楠木桌案上摆着不少奏折文书。

  帝王批阅奏折的落笔声透过桌案,在寂静的殿内幽幽回响。

  一边儿的内宦高显退至一旁伺候着。

  “老臣见过圣上。”安永丰三拜行礼,一身紫色挂金鱼袋朝服板板正正穿在他身上,墨色玉冠束起满头白发,倒显的正气凌然。

  这一次纪鸿羽没有让他起来。

  “老臣自知有罪。”安永丰道:“眼下汴京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混淆不堪,今日老臣也当是对圣上有个交代。老臣让人去查了,消息莫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