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敌人眼中的王陈

  更担忧的是,母国魏国肉眼可见的亡国命运。

  秦国,虎狼之国也。

  那个长安君更是深不可测,强的可怕。

  这种局面,他其实也不想解散合纵阵营,可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楚赵韩燕四国,虽说嘴上说的是,因为看在信陵君的面上才会出兵。可信陵君心里明白,这种面子,实际是看他能够百战百胜,跟着他胜利能够得到保障,国家也有利可图,才会选择出兵。

  现在他主动提出解散,也算是给大家都留了一个体面。

  既不损楚赵韩燕四国的仁义,也让大家都看到了信陵君的真诚和为人着想。

  同时,这样也就给以后可能存在的合作,留足了空间。

  在现场。

  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上将军庞煖,韩国大将军姬无夜,燕国大将军剧辛四人面色复杂的看着魏无忌,眼神里既有佩服,也有可惜。

  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佼佼者,也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对于争霸天下的游戏规则自然都有自己的理解。

  “无忌兄,那成蹻不过区区小儿,我们有必要这么严阵以待,准备后路么?”

  春申君黄歇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雄心壮志,对于很多事情,尤其是战事,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敏感直觉。他觉得信陵君有些反应过度了,长安君如今才多大?不过区区十岁少年而已。

  可能也就初出牛犊不怕虎,胆大包天的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魏无忌也没料到这个跟自己齐名的家伙,居然会这么短视。他是怎么敢瞧不起长安君成蹻的?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魏无忌先是轻轻提点了一下春申君。

  随后,为了纠正这种类似错误的认识,他决定给在场这些人好好介绍一下长安君成蹻,避免有人真的轻敌冒进。

  “长安君此人,幼童时便以早慧、知礼、守礼、自律闻名天下。”

  “六岁时,他就开天策府,立文学馆,广招百家贤才。天策府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如今所用的笔墨纸砚,来源就是这个天策府。我们读的纸质书籍,几乎每一本的最后一页,都有一个落款:天策府印制。”

  “同年,他还主导了秦国情报机构改革。如今那个势力遍布天下、臭名昭着的罗网,便是此人一手打造。”

  “九岁时,此人便以一封《上父秦王言事书》,声明关中平原水利建设之厉害,针砭时弊。随即,他正式任职秦国内吏,司掌关中平原一应政务。为了改造关中平原久旱、盐碱等地理特点,此人又献计秦王,迁徙太原郡豪门大户至关中,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计划。此计之狠毒、之准确、之清奇,可谓亘古未有。为了一劳永逸,他用人唯贤,大胆启用女人为官。如今秦国内吏副吏,便是前蜀郡太守李冰之孙女。”

  “今年,他的天策府在鼓捣出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世人这才知道,他居然还有这么多经典着作未曾公开。他所着作的《三字经》《百家姓》《说文解字》《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天策论法》《天策论商》《天策论儒》《天策论墨》《天策论史》《天策论逻辑》《周易参同契》《秦律疏义》《师说》《劝学》,可谓篇篇经典,内容涵盖诸子百家,包罗万象。”

  “现在,他带着区区百来十个骑兵,便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