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无法计算!模拟拦截失败
  这些都无法模拟的话,中途也就无法模拟导弹发射的情况了。

  光是这些问题,就得是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的顶级人才汇聚一堂才有可能解决。

  可是导弹真就只涉及这些领域?

  当然不是。

  还有风洞。

  计算机模拟完了,该用真实的情况进行模拟了。

  可问题在于怎么模拟?

  朝天上开炮?

  朝海洋开炮?

  那别人卫星一照,不就全照出来了吗?

  这个时候就需要风洞以人工的方式产生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

  计算机算得再准,也不如现实当中的物理法则来得准。

  而全世界最先进的超高音速风洞,就在华国。

  此外,还有材料学。

  洲际导弹为了防止被拦截,速度上都是音速的好几倍。

  在这种速度下导弹会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的温度。

  一般的材料用来做导弹,恐怕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温度。

  最后,还有发动机。

  很多人聊起发动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汽车或者飞机。

  但是实际上,导弹内部也是有发动机存在的。

  能够在超音速和超复杂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也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研发出来的。

  可以说导弹这个东西,是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学、数学等学科合力创造出来的东西。

  越是复杂的弹道,对这几门学科的要求就越高。

  华国发出的导弹可以做到这些,说明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上,华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可比什么诺贝尔奖之类的,要直观许多。

  毕竟理论,都是要为实践服务的。

  梅里克的失声尖叫让帕特森教授十分无奈。

  “他们从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这些东西,到现在终于研究出来了。他们定下的路线,真的非常正确。”

  梅里克没有反驳。

  这个话题实在是不适合聊下去了。

  “他们的第2颗导弹发射了没有?”

  “还没。”

  “再拦截试试看吧。”

  “如果他们还是用这个弹道发射的话……我想我们的模拟拦截还是会以失败告终。”

  梅里克沉默。

  如果连模拟拦截都做不到的话,真实拦截只会更加难做。

  真实拦截要考虑到的因素明显要更多,还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意外因素。

  很快,第二颗导弹升空发射。

  别说是模拟拦截了,就连跟都跟不上这颗导弹的速度。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到第二颗导弹落在海面上爆炸。

  “其实我觉得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东西和轨迹无关,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