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窥视解元
制,轻饶了赵玉书,若不是怕影响科举,他今天恐怕就要被抬回去了。”

  周春笑了笑,便将手中两本笔记递给李延庆,“这是我祖父专门替我整理的刑律案例,朝廷公布的四百个案例我祖父都详细分解了,适用哪一条律法,还有简要评述,还有唐宋律法的区别等等,对今年增加的刑律考试非常有用,一共有四本笔记,贤弟看两本,我看两本,过几天我们再交换一下。”

  李延庆顿时喜出望外,这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他手中的案例只有内容和结果,却没有判决的依据.

  每个案例他还要去对照找刑律条款,等于要仔细研究每个案例,这就是他一个月也看不完案例的原因,如果有现成整理好的案例,他最多五六天便能看完了,为他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李延庆也知道,这种宝贵的秘籍,士子一般不会轻易示人,更何况自己和周春有直接竞争关系,周春还把它送给自己研读,恐怕就是因为今天那一拳的缘故。

  这就叫冥冥中自有天意了。

  周春又嘱咐李延庆两句,便告辞走了,李延庆连忙翻看周春留下的笔记,内容果然非常详实,不愧是河北第一大儒的手笔,引经据典,甚至还指出了判决的错误,令李延庆惊喜不已,他连忙取出纸笔,开始一边看一边抄,渐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

  生在酒楼中的斗殴事件由于当事双方的缄默最终没有酵,虽然事件一度在士子们中间小范围传播,但并没有引来官府的关注。

  很快,随着州学的入学考试报名开始,更多年轻生员涌入安阳县,使安阳县更加热闹,话题也不再局限于科举,州学的入学考试也渐渐成为安阳县关注的焦点。

  在安阳县城东有一座占地四十亩的大宅,大宅主人叫做郑升,是安阳有名的大地主之一,他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是大宋太子赵桓的岳父,当然,他并不是太子妃的父亲,而是太子庶妃郑氏的父亲,女儿地位虽不高,但他也是相州少有的皇亲国戚。

  外书房内,大腹便便的郑升正负手来回踱步,他长得十分肥胖,脸上的肉堆积在下巴上,使下巴变成四层,下身尤其肥硕,活像一只穿上了衣服的河马。

  这些天郑升也有点焦虑,他的小儿子郑荣泰今年也从太学回来,准备参加即将举行的解试,郑荣泰在太学也只是在外舍读书,层次比较低,远不能和上舍生赵玉书相比。

  如何让儿子考中举人,甚至考中头名解元,就成了这几个月郑升一直在冥思苦想的问题,从学识上,他儿子肯定考不上举人,找人替考,但又实在找不到和他儿子身材相似的替考人,那么只有靠权力运作的办法让儿子登顶了。

  郑升也曾经考虑过让自己女婿,也就是太子殿下出面,但这个想法被长子强烈反对,太子去年才被册封,就进行科举作弊,这件事若传出去,不仅会严重影响太子的名声,女儿在东宫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郑升不得不作罢,只能自己想办法。

  就在郑升焦虑不安之时,有丫鬟在堂下禀报,“衙内回来了!”

  郑升一回头,只见长子步履匆匆走进院子,郑升连忙摆手,让丫鬟都退下去,他迎上前问道:“贾通判怎么说?”

  郑升的长子叫做郑荣平,年约二十七八岁,长得也颇为富态,但比他父亲稍微瘦一点,而且十分精明能干,他刚刚去找了相州通判贾筌,通判是州府第二号高官,相当于唐朝的郡丞。

  贾通判和郑家的关系极好,他希望走太子路线,使自己能平步青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