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来临
�,便依依不舍地和杨蕴秋告别,带着他那一帮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想些什么的大臣们,乖乖离去。

  回去之后,到也没大肆通报,只下了个安抚文书给各个部门,说后山并无灵异事件,只是个奇门阵法而已。

  但当时去的人太多,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形,哪里能没人知道,一时间,京城各种小道消息,飞速流传开来。

  杨蕴秋这会儿还不知道后事,却已经能够猜测得到,目送他们走了,就扭头回书院。

  娃娃在他肩膀上蹦蹦跳跳:“你瞧好吧,咱们书院开始考试的时候,肯定是人山人海,有皇帝和这么多朝中大臣给咱做广告,还有什么好说的。”

  杨蕴秋翻了个白眼:“你小子赶紧把阵门给我放回去,要不然,还不知道有谁给你背黑锅。”

  前阵子,杨蕴秋为了书院的事儿,特意在附近村子走了走,跟他们定好送菜之类的合同,也就剩下许多采购的麻烦。

  他在村中碰见有不少想读书的孩子,也就随手给了他们一些执笔,还答应,这些孩子如果能通过考核,也能到学校里读预科,学费只要负责打扫卫生,或者做饭什么的,就可以抵了去,这些孩子都是穷人家的小子,个个都很珍惜这样得来不易的机会,一听说杨蕴秋的书院建造需要人手,就一拥而上,跑来帮忙,虽说,他们也帮不上什么,但给送送饭,送送水,还是能做的挺好。

  而且有他们跑动一下,学校的气氛也显得活泼。

  幻阵布置的差不多,高义又搬来一堆书,跑到杨蕴秋这儿,让他择定课本。

  四大书院用的课本都差不多,是当年由各大世家组织编纂的一套《先贤论》,里面差不多包含了目前传承下来的很多以前四书五经里的东西。

  其他的,还教导一些律法,书法之类,像四大书院,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要学习,要不然怎么大家都一窝蜂地往四大书院挤。

  如果能从中毕业,那就算没办法入朝为官,转行去当先生,也是极好了。

  现在能私下请得起先生单独教导的,哪一个不是大户人家?给的束脩高到一个人工作,一大家子几十口都能生活的万分安稳。

  高义一提醒,杨蕴秋才想起他竟然还没有确定课本。

  翻了翻这所谓的《先贤论》,杨蕴秋看得满头黑线——错漏的太多太多,而且张冠李戴的现象十分的严重,甚至有些前后连接都不对,根本不搭调。

  没办法,当年蛮人对汉人文化的摧残太过严重。

  文化这类东西,想传播似乎不难,想毁灭,却也是很容易的,只要统治者当真能下得了狠心,屠杀读书人,焚烧各种书籍,做的足够彻底,一下子就能把文明社会给打得倒退千年,变成蛮人统治的野蛮时代……

  杨蕴秋想了想,干脆自己把四书五经都给整理好,各种注疏,也选择比较合他心意的版本,全给抄写出来。

  别人抄书,可能慢的很,他抄写却极为迅速。

  一个誊写的法术。他目前施展一下还是极为简单的。

  等到那一摞充满墨香的书籍,摆放在一群朋友眼前,他们的眼神都值了——越看越两眼冒星星。

  提刑司那几个还好,都比较注重武功。不怎么在乎这些。双方不是一个系统的,但很有点儿向往读书人世界的高义。却晕头晕脑,看杨蕴秋的目光,真像看神仙似的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