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北征誓师
的情况下俄罗斯的沙皇们仍然念念不忘对外扩张侵略。在东方,俄罗斯除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外,在1741年越过白令海峡侵入了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在西方,通过与瑞典的战争将帝国的西北边境进到库门聂河一线。此外,还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七年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对土耳其战争等。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俄罗斯沙皇。作为彼得一世对内对外政策的继承者,叶卡捷琳娜二世继承了沙俄历来以军事为手段的领土扩张政策。南入黑海,西吞波兰,北控芬兰。巩固和扩大了俄国在彼得一世时期所占领的波罗的海亚南地区的地位。将克里木半岛、诺曼半岛和库班河南岸地区纳入其管辖之下,在此基础组建了黑海舰队,以克里木半岛为基地积极向东南欧、近东以及地海地区扩张。同时,通过瓜分波兰,把俄罗斯的西部边界从比聂伯河进至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线,深入欧,为干涉欧洲事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继任的保罗一世沙皇101年死于宫廷政变,皇太子亚历山大一世即位。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期间坚持以同拿破仑争霸为其对外政策的心,并继续向高加索、黑海和芬兰方向扩张。109年,吞并芬兰。112年占领了土耳其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和南高加索地区。113年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达吉斯坦并入俄国。

  125年,有“棍棒”沙皇之称的尼古拉一世登基。他将继续保持拿破仑战争之后俄罗斯取得的欧洲霸权和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扩大俄国在巴尔干和南高加索的势力作为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126年到12年,通过对波斯的侵略战争吞并了亚美尼亚地区。12年底到129年再次入侵土耳其,割占了多瑙河口及其附属岛屿以及黑海东岸的广大地区,将土耳其的势力彻底逐出了南高加速,强迫土耳其承诺向俄罗斯条件开放土耳其海峡。在东方,则加紧对我国领土的蚕食,于153年占领库页岛,到157年已经实际控制了我国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153年,尼古拉一世发动了旨在占领伊斯坦布尔,彻底吞并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但由于其侵略扩张的胃口超出了自己的实力,这场战争在英法的干涉下以失败告终。

  155年即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因其开明的对内政策被称为“解放者”沙皇,然而在对外扩张却一如其先祖野蛮而贪婪。仅对我国,通过15年5月的《瑷珲条约》、11月的《北京条约》和164年的《勘份西北界约记》,攫取了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其继任者亚历山大三世更是变本加厉,将亚地区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变成了沙俄的殖民地,并进一步蚕食了我国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94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即使在这样一种即将面临崩溃的局势下,俄罗斯帝国仍然在继续着对外扩张的步伐。1911年,俄罗斯策动外蒙独立,入侵国唐努乌梁海地区。

  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终结了俄罗斯的帝国时代,但俄罗斯的帝国主义扩张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而终结,当俄罗斯的对外扩张披了红色外衣的时候,一个怪胎“社会帝国主义”便诞生了。

  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内外交困的苏俄暂时力维护帝俄时代攫取的种种侵略特权和旧有的疆域,出于摆脱在国际陷于孤立的不利处境,苏维埃政权先后提出了放弃沙皇时代攫取的侵略特权,允许原沙俄时代被奴役民族进行民族自决等主张。

  然而,当政权基本巩固之后,旨在恢复并扩大沙俄时代旧有版图的新一轮扩张又开始了。在欧洲,向刚刚从俄国统治下独立的民族国家输出革命,企图颠覆其政权,建立亲俄的傀儡。通过建立苏联的形式基本恢复了旧有的疆域。在东方,积极向东北和新疆进行渗透,1922年,借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