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崇国公
��度劝谏有功,升授次相,王添因病辞相,许为告老还乡,由余心源补任副相;王学善所空出来的户部尚书一位,由副相林续文兼领。

  张晏则继续执掌铁盐司及内侍省。

  原先的御营军解散、御马监禁卫解散,兵马皆由池州及淮西分别接收;在关键头上没有能沉住气的谢诞,自然也给岳冷秋抛弃,他手里仅万余兵马,不敢反抗,只能接受率部到淮西接受董原整编的命运。

  御营军解散之后,京畿防备将组建新的京营军负责,隶于枢密院,但细节都还要天子还朝之后才细议。

  大体框架议定之后,二十四日,岳冷秋遣邓愈、董原遣部将公孙齐过来接受解散的御营军,元归政也于二十五日赶来居巢,永兴帝于二十六日在居巢下诏罪己。

  诏称受奸侫蒙蔽,亲小人而远忠良,以致徽州兵败、江宁沦陷,害国害民,特诏罪己以示反省,以请太后临朝督政——罪己诏的实质就永兴帝以自行下诏的形式放弃亲政大权。

  永兴帝怕归江宁后会给淮东及太后鸩杀,在拟罪己诏之前,册立皇长子元希泯为寿王,由楚王元翰成护送去寿州就藩——有心将夺回大权的最后一线希望都寄托在淮西的身上。

  林续文、高宗庭代表淮东也无意节外生枝,再刺激永兴帝,同意册立寿王之事。

  帝颁罪己诏的同一天,葛存信、张苟等人即率淮东水步军进入居巢。

  葛存信率大量的战船及商民船过来接人;张苟率部过来则是要接管庐州府的防务。

  除去解散的御营军及御马监禁卫兵外,随永兴帝西逃的后宫妃嫔、内侍、宫女以及百官及家小、仆役等,约六七万人,林缚也无意叫他们一起回江宁去,加重江宁的粮荒。

  后宫妃嫔以及有品轶在身的内侍、女吏,诸官亲族以及有身契的仆役及家小,可以随行归京外,其余由庐州府地方接收、就地安置。

  如此一来,最终能随行归京的还不到三万人,特别内侍、宫女这一块,有品轶在身的内侍、女吏不足六百人,一下子就给削掉五千人。

  居巢离江宁也就三四百里水路,而且还是沿江而下,昼夜能还,但诸多事千头万绪,倒是楚王元翰成护送寿王先去寿州,淮西及池州方面又分别先将御营军解散的水步军带走,永兴帝才与诸官还朝,一直拖到永兴四年元月初六才成行。

  拖到初六,刘直伤势渐愈,倒是逃过一劫。

  **************

  从闽东战事算起,这场乱事前期也就经历三个月的时间,整个江淮大地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又由于发生时间之急促,叫燕虏、流匪也无机可趁。

  元月初八,永兴帝携百官经金川东水门进江宁,林缚率江宁留后诸官,午时在东水门内迎驾,护送永兴帝进皇城面见太后梁氏。

  在文华殿前,元鉴武从车撵上走下来,望着巍峨的宫阙,泪眼朦胧,身子微微颤抖,控制不去看身侧执刀而行的新任枢密使林缚。

  宫阙内外的禁卫,虽然都换上宫廷猩红色的衣甲,但都是淮东甲卒所充任,那寒光凛冽的刃口,叫人看了担心下一刻会不会落在自己的脖子——这樊笼终究是要钻进来的,张晏看着与程余谦并行的林缚,再看皇上两鬃已有霜发,心里悲叹不已。

  枢密使位同解裁之前的御营使,林缚又得太后所赐“剑履登殿、参拜不名”特殊,故而朝班之上是与首辅程余谦同列,但照林续文兼领户部尚书来看,这朝堂之后,也许以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