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苍梧谣,寒日无光天地晦(上)
  第二八二章、苍梧谣,寒日无光天地晦(上)

  “今日可是要去闵庄?”莫洵问道。

  陆子诺回神点头:“听听他们为什么要出来。”

  “我也去,总好过在家里瞎担心。”宋轶嘟着嘴。

  “你还是去大康庄的康二家问问丢失种子的事比较好。”莫洵说道。

  “也好。反正我是看出来了,你就是不让我跟着。”宋轶摇着头走了出去。

  莫洵亦是无奈:“别理他,我们走吧。”

  “昨日在大康庄说是淮安来的,那今日要如何说辞,才能让流民信服?”陆子诺问道。

  “那就当做是胡家庄的人吧。”

  “嗯,极好。”

  因着闵庄有些远,二人骑了马,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便到了。

  闵庄的田间,清晨的阳光划过金色麦田,农夫们已经开始劳作,灌溉着田地,或是查看着麦穗,一副人间美好景色。

  而村口的营地上,却是一片杂乱的景象,虽然有生火做饭的,但不过是一锅几乎清可见底的米汤,也有用榆钱和着红薯粉蒸榆钱糕的,但红薯粉太少,几乎不成形状,真真难为了无米可炊的巧妇们。

  孩子们却是无忧无虑地乱跑着,而不远处的村学里传来朗朗读书声,与之形成无奈的对比。

  莫洵从马上卸下一袋子米,扛了过来,有人眼尖看到了,却没有上前,而是跑去叫人。

  很快,昨日涡阳县的流民头子便走了过来:“老弟这是?”

  “听闻你们逃难至此,特意送来的。我们是淮安胡家庄人,十年前亦是流亡,从淄青去的淮安,路上的苦楚却记得清晰。”

  “老弟,这可使不得。”此人摆手拒绝:“我们是涡阳县虞姓族人,虽然落魄流浪至此,但也不能这样接受馈赠,免得族人日后生了懒散。”

  跟在此人身后的人也频频点头。

  莫洵思忖片刻便说:“要不,你们拿些东西来换就是了。”

  “换?”头领亦是想了下,便点头:“我们倒是还有些个小东西可以拿得出手。”

  说完,回头喊到:“虞三,拿些绢子过来。”

  片刻,便有一个瘦弱汉子拎了个小布包过来:“这是上好的画绢,还是要天香绢?”

  说着打开布头,是一块素白画绢,莫洵接过,手感坚韧挺括,纹理平整,质地轻薄,称得上画绢中上品。于是说:“这是上好的画绢,不亚于贡品啊。”

  “这本就是贡品。”虞三略带骄傲地说。

  莫洵皱眉:“贡品,我哪里敢收?”

  “唉,要搁往年,这是专供皇宫的,只是今年就不是了。”领头的说道。

  “您怎么称呼?为什么这么说?”陆子诺问道。。

  “我是虞家坳的村正——虞世平,这事儿说来话长。”虞世平长叹一声,先示意虞三收了那袋米,才说道:“往年,我们虞家坳的村民,年一过完,就该忙着养春蚕的养春蚕、该制熟绢的做熟绢了。只是,忙活了一半时,京里传出消息,掌管贡品的杨相被罢相,回家养老去了。

  这本来也没什么,咱们虞家坳的熟绢和天香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