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肚,他进屋,就见小媳妇正在穿衣。

  “你大清早上哪儿去了?”苏小月对镜梳妆。

  “上山头探了探,很安全的,今个儿大家不用怕。”

  有他在,她从来没有怕过。

  苏小月打理好,两人出了屋,院外已经有人敲门了,庄户人家都起得早,要做什么事,最喜欢大清早的把事情干完了,晌午休息。这样一天下来能干不少事。

  一日之计在于晨,还真说的没错。

  来了六个妇人,三个大男人,元南花也来了,苏小月和方河带着他们一起进山去。

  这次直接进深山,外头也有,昨个夜里一夜冒出来的,却是小小个的,也不多。还是下了点毛毛雨,这会儿上了山里,裤脚都打湿了。

  大家伙第一次进深山,一脸紧张却也一脸兴奋。

  看到满地的松蘑,大家都傻眼了,居然这么多。

  人多就是力量大,庄户人家眼睛又好使,这么灰蒙的天气,又在深山老林里遮住了大半光线,没想对着松蘑,一看一个准。

  快到晌午,大家伙一人扛两袋出来,方河已经走了两趟了,他一扛就是四五袋。

  这么折腾到院子里,一下子堆了好宽的一块地,苏小月望着这么多松蘑,心里生了一个主意,对着大家的面说道:“从明年起,大家伙可以进山里采松蘑,我只收这种样子的蘑菇,其它的不要,到时我再给大家一个公道的价格,大家觉得怎么样?”

  有人愿意收那敢请好,要想镇上县里那些酒楼可是不收庄户人家手中的蘑菇的,送去铺子里,又被那些人再三苛刻,也赚不到几个钱,还不如上镇上做苦力活。

  来年采菇,村里人也只能在外围,深山里头的,还得方河亲自来一遭,带着人进山。

  就这样接连采了四五日,把周边几处的松蘑采的七七八八了,外围的又长了起来,苏小月一家人就不进山了,由村里人采了送他们院子里来,他们直接论斤给钱。

  这边方平带着闻师傅跟租户们把田地里打了药,方河把闻师傅送回种子铺去。

  苏小月叫来花秋菊和钱土梅两家的妇人,大家伙帮着挑拣松蘑,洗净晒干。

  天气倒是不错的,正午阳光日晒,几日下来就晒干了。

  院子里地方也大,晒东西最好。

  把闻师傅送走,苏小月交代元南花帮着给帮忙的几人做饭,她跟方河和方平决定去趟莫家村去。

  那边田契在手,得把那边的田地分配一下,至于果园,打算调用几个农仆去那边守着,方平在这边也时不时的过去瞧瞧。

  三人翻山越岭的去了莫家村。

  莫家村村长见着方河立即带着族老们迎了上来,开口就问:“听人说莫明裕的田地被大河给买下了,可是真的?”

  又有族老说:“前几日莫家那些农仆全都撤走了,那田里下了麦种,还连夜被人给挖得七零八落,种的豆子也是,他们不是收就是乱挖一气,族长使了银子去打探才知道的,原本那些家伙还要砍果树,被族长派村里人守着了,要不然那片果林弄不好就光秃秃一片了,好在他们也走的急,没有为难村里人。”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苏小月一阵后怕,当初买下这些,特别是那果园,就是看中了那片果树,他们居然狠下心去砍,莫家几辈人种的,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