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都督的人选
�璋麾下第一批率领部下投降之人,刘备立即任命他为裨将军。蜀中平定后,又被委任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此人有极强的统兵之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一举击溃高定叛军。

  次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兵锋直指犍为资中县。

  当时刘备与曹操正大战于汉中,无暇分兵支援。李严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最终斩杀首脑马秦、高胜诸人,其余叛匪皆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由是,李严因这两桩大功被晋升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除此之外,刘备还知道此人极有政才。

  在蜀中时,李严是编纂《蜀科》的五大重臣之一;犍为太守任上,他又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连诸葛亮都夸赞其才。

  但刘备也风闻此人有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与同僚的关系不太融洽。

  但瑕不掩瑜,无论如何,就新任巴东都督一职,以李严之才,确实是绝对可以胜任的。

  两人谈着谈着,不觉东方鱼腹渐白,终于迎来了满面红光的邓芝。

  刘备瞧他严肃的脸上竟然挂着笑容,便知道这次谈判己方必定大获全胜了。

  邓芝先朝二人行了个礼,面有喜色道:“都答应了,吴侯都答应了!”

  “不急,慢慢说来。”

  邓芝郎声道:“吴侯同意归还原原属君侯麾下的两万将士及其家属,并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中不愿投降的汉臣;吴军还将赔偿我方军粮六十万石,首批拨付十万石,剩余五十万石待主公返回益州后再行拨付;此外,南郡夷陵、武陵郡五溪是为中立地带,双方不得加派一兵一卒驻守;至于孙夫人,吴侯声称孙夫人好不容易回家团聚,须在吴地再待上一段时日,最晚将于今夏送达蜀中。”

  稍稍喘了口气,邓芝又道:

  “鉴于吴侯有背信弃义的前科,臣提出分开交割:吴军每归还我方一万百姓,我方即遣返两千俘虏;同时,我军扣押了五名吴军高阶将领入蜀,吴军每交割十万石粮草,我军便放回一名。”

  刘备闻言,不住颔首道:“伯苗你做得极好。”

  但旋即又叹了口气,迟疑道:“若按照每户五口计,只怕人数不下十万。涉及这许多的人口,交割运输一事却是十分棘手。”

  法正道:“主公勿虑。因君侯所统士卒多居于南郡江陵左近,为方便交割,我军可于黄权部江北大营之下再设一营,专用于人员交接。按照伯苗之法,每日交割一成,分十天交割完成,如此分层叠进,又有黄权监视曹操,可保万无一失。”

  刘备拍案而起,赞道:“此计大妙!”

  三人定下最终方略,邓芝正要回去答复步骘。

  法正忽拉住他,面有难色道:“自古乡土难离,猝然离开家乡,臣只恐荆州百姓心中不服,路途中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反为不美。”

  刘备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云长麾下王甫、赵累、廖化诸人与这些百姓相熟,倒是可以请他们参与交接,并妥善安抚。”

  法正却摇头道:“臣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