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新的城,武清县
; 当然投书密告武清的书不知凡几,武太后命上官婉儿收入箱中。

  而此时,远在同城的武清则对西域深表忧虑,他上疏加强西域兵力以防吐蕃突然进攻,然而至此也未得到回信。

  时至三月,得到回师命令,于是便准备回归神都。武清命人叫来各族族长。

  不多时,大帐内各族族长来到,武清命其坐下,等坐好后,武清说道:“时至今日,将士出征将至一年,士兵思乡情切,朝廷也以下达班师回朝的命令,如今同城中有同罗、仆骨诸族,希望你们好生训练,为大唐守好这一方水土,武清铭记于心。你等同为大唐边民,切莫再反。”

  同罗、仆骨诸族族长手拍胸脯,说着蹩脚的唐话,“我等不会再反,请大将军放心。”

  武清心中知道,这些个墙头草,但为了生存,这些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几族总人数加起来也有将近二十余万,东突厥怎么会不眼馋呢?

  于是,数日后,正是冰雪融化之时,武清带着两个已有四月身孕的妹子,率领大军,并同将近八万女人和一部分牛羊缓缓出发了。

  武清给武太后上了一份长疏,里面就这次出兵做了总结,并告知武太后,他为何不把这些女人给杀了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涉及到了大唐人口数量。武清言道,大唐到如今土地兼并严重,不管是宗室,还是皇室,甚至是有钱的商人,都不无买卖土地,导致自耕农日渐减少,大多成为了佃户、奴隶,这也是大唐的人口到目前为止涨不起来的原因。各州折冲府府军已经是不足三成。

  按照武清的解释是,这八万突厥女人,里面有将近一万的汉胡混血,这说明汉胡通婚也未尝不可。而且他带来的是八万个可生养的自耕农,当然若朝廷无地封赏,他愿意以自己实封给这些人。若武太后不同意,他也将毫无保留地杀光。

  武太后收到奏疏后,让上官婉儿参谋一番。上官婉儿是何等聪明,太后说是要她参谋,说明心中已经同意了,便说道:“太后,大将军这才是真正地为您着想。大凡一国,盛世之标准无不是人口与财富,如今大将军送来了八万人口,且是可生养的女人,这一个女人就算生三个,那将来要变成二十多万人口,这已经算得上是上县了。太后,大将军给您带来了一个上县啊。”

  武太后不禁心花怒放,笑道:“你这妮子,就是懂朕的心,不错,他突厥人能掠夺我大唐人口,我大唐也一样能够掠夺。你觉得这八万女人应该安排在哪儿呢?”

  上官婉儿脑中灵光一闪,说道:“白马寺到首阳山之间,大多为荒芜之地,且林木茂盛,又背靠邙山,何不建新县,就以理学教导新生孩童,如此一来,太后也可看看这理学到底与其他学问有何不同了。”

  太后一愣,顿时露出笑容,大赞道:“都说婉儿是朕之内相,果然不凡,嗯,如此甚好,如今儒学攻击理学,理学渐有溃败之势,如此一来,倒也可以帮帮武清。那就依婉儿之言,你拟个章程出来,施行便可。”

  不过,上官婉儿叹道:“可这样一来,恐怕密告大将军的投书越多了。”

  武太后笑道:“朕知那孩儿的心思,既然能压下一次,便能压下一切。”

  上官婉儿说道:“就怕大将军承受不住压力,辞了官,这可是太后您的损失啊。”

  武太后也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而且他也清楚到底是谁在投书,但这个节骨眼上,她也不想让帮助自己的人寒了心。半晌,武太后说道:“此事朕自有对策,你且拟旨去。”

  一个半月后,武清领大军屯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