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业起兵谋反
��为扫帚之意,且在《左传》中有“慧所以除旧布新也”之句,故而有如此一说。

  武太后也曾攻读经史,自然也知道其意。

  第二日上朝,武清班列其中。

  有监察御史奏道:“昨夜出现怪星,当谨防贼盗、防备边患。”

  又有大臣说道:“扫把星出现,是灾祸之兆,还请太后祭祀上天!”

  总之,一下子便把矛头指向了武太后把持朝政,他们虽已劝谏的方式进谏,可着实把武太后气恼了。

  武太后看向沉默不言的武清,便问道:“远山,你怎么看?”

  武清一愣,便躬身答道:“彗星者,天之旗也!”

  武太后霍然起身,而后笑道:“尔等文臣,却不及一武夫。《左传》云:慧所以除旧布新也。尔等枉为重臣,却不知上天寓意,便以祸乱人心之言教天下,其心可诛!”

  于是,在不欢中散朝。

  九月五日,武太后敕令下达中书,改元“光宅”,大赦天下。而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旗帜由白色改为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东都改为神都,洛阳宫改名为太初宫;职官和官署也改了名称。如三省,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六部尚书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长官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长官改为内史;御史台改为改为肃政台,分左右两台等等一系列改革。

  这个时候,百官终于明白,太后这是要长期把持朝政的迹象啊,有大臣上疏反对,随即便贬斥了一部分人。

  自武清在徐州做下整肃吏治的大事后,大唐也掀起了一股整肃吏治的热潮。恰此时,嗣英国公李敬业坐赃由眉州刺史贬为柳州司马,其弟李敬猷本是县令也因贪腐而被免官,魏思温曾为御史,后便贬为县尉,如今又被免官,给事中唐之奇贬授括苍县令,太子詹事司直杜求仁贬授黔令。

  无巧不巧地,诸人便齐聚扬州,都是贬官之人,一时间义愤填膺,酒过三巡,便谈及武太后废立囚禁皇帝,无还政于新皇之意,又杀害废太子李贤,重用武氏子弟。

  李敬业更是火大,他父亲李绩乃三朝元老,劳苦功高,他靠父荫入仕,也只是得了个刺史的官职,自太后把持朝政后,他便是一贬再贬,如今还要贬到瘴气横生的柳州去做个司马。故而以他为首,便召集了这些人来商议。

  众人觉得武太后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公愤,一时间声讨声不绝,众人都觉得应该乘时而兴,干一番勤王大业。

  众人商议分头准备,李敬业则来了扬州城内城的一处宅院,看似这宅院像是富贵之家,李敬业敲响了门,问道:“贺先生在吗?”而后钻了进去。

  不说李敬业和众人密谋造反之事,单说朝廷之中。

  自武太后改革之后,虽没有新气象,但却也一片祥和之气,祥瑞时有发生,武太后也乐得高兴。但这一天,润州刺史李思文八百里加急军情羽檄,夏官尚书岑长倩赶紧报知武太后,武太后随即临朝议事,武清为武将之首,所以也在列。

  自有殿中御史宣读羽檄,“嗣英国公李敬业纠集党羽于扬州率众二十万杀长史陈敬之谋反,已夺取扬州,攻润州正急。恳请朝廷火速派兵,刺史李思文将与全州将士抵御贼寇,马革裹尸......”

  顿时,朝堂之上,竟无一人说话,安静地都能听到百官的呼吸声。

  武清身为武将,自然得出这个头,此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