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后驾临书院
�阵心疼,多好的女孩子啊。每日要练功,又要服侍自己。
今日书房中,师姐倒是不在,应该在幽泉院教授玲珑武艺。原本答应宇文素娥等清心书院搬到洛阳,就跟她成婚,如今清心书院搬来两月了,他没有兑现诺言,这让他有些不敢见师姐了。等明日武太后巡视完了之后,再说吧。
翌日一早,武清便来到了贞观殿。
此时,武太后也已梳洗打扮完整,太后仪仗也已准备妥当。
双日不上朝,所以武太后命百官一同前往,她见武清到来,便说道:“临幸清心书院!”
随即,左右金吾卫执仪仗开道巡逻,百骑护驾在侧,左右羽林卫随后护卫。百官则在中间跟随武太后车驾缓缓前行。
车驾浩浩荡荡地沿洛水而下,随后转向归义坊。
归义坊中,漕渠和瀍水交汇,所以水路极为发达,河上桥梁繁多。但最宽最大的是一座新修的大石桥,谓之通圣桥,直达清心书院正门。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此桥,便能进入清心书院,进入清心书院便能科举及第,面见天颜。
太后仪仗在通圣桥前停了下来,武太后在上官婉儿和韦团儿的搀扶下,下了御辇,武清赶紧到跟前伺候,他一身白色儒衫,宽衣博袖,发挽学士髻,躬身行礼。
“禀太后,微臣前来听调。”
武太后一身素色盛装,面容仿佛四十妇人一般,风韵犹存,体态丰盈,看到这宽大石桥,不禁笑道:“传闻这通圣桥乃清心书院设计修筑,可是真的?”
武清躬身答道:“确实如此,但此桥叫通圣桥,臣下确实不知。”
武太后笑道:“这通圣桥之名,本宫已经听闻上官婉儿介绍了,是坊间流传,今日本宫便赐名‘通圣桥’。”
武清赶紧吩咐一旁的张说,“取笔墨来!”
片刻,自有学生取来笔墨纸砚,武清命学生展开宣纸,而后拱手道:“请太后赐墨宝!”
武太后露出了笑容,说道:“嗯,本宫便赐下墨宝,望天下俊杰过了此桥便能彰显才华,为朝廷所用。”
于是接过上官婉儿手中的笔,写下了“通圣桥”三个娟秀而不失风骨的行书字。
百官大声叫好,武太后也露出了笑容,随即在武清和上官婉儿的陪伴下缓缓跨过了通圣桥。
跟在身后的韦团儿像个粉雕玉琢的娃娃一般,一双黑黑的眼珠儿看着武清的背影,若有所思。
不多时。便来到了清心书院门前,见清心书院牌匾无字,不禁问道:“武爱卿,这牌匾之上为何无字?”
武清笑道:“清心书院以先圣之精神教书育人。我等凡夫俗子。自不敢题字,太后乃天子之母。便是圣人,请圣人赐字!”
于是学生们搬来高脚书桌,上面早已铺好了宣纸,放着笔墨纸砚。
一般能称圣人者。无外乎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人,但也把皇帝称之为圣人,如今武清称武太后为圣人,其实是不对的,但武太后喜欢。
所以武太后露出了微笑,接过上官婉儿手中笔,非常认真地写下非常有风骨的“清心书院”四字楷书。
大臣们一阵叫好。
有官员对武清拍马屁很不爽。但这样的拍马屁又无关朝政,也无关科举,更无关百官利益,能拍多少。武清也不会在乎,更何况�
今日书房中,师姐倒是不在,应该在幽泉院教授玲珑武艺。原本答应宇文素娥等清心书院搬到洛阳,就跟她成婚,如今清心书院搬来两月了,他没有兑现诺言,这让他有些不敢见师姐了。等明日武太后巡视完了之后,再说吧。
翌日一早,武清便来到了贞观殿。
此时,武太后也已梳洗打扮完整,太后仪仗也已准备妥当。
双日不上朝,所以武太后命百官一同前往,她见武清到来,便说道:“临幸清心书院!”
随即,左右金吾卫执仪仗开道巡逻,百骑护驾在侧,左右羽林卫随后护卫。百官则在中间跟随武太后车驾缓缓前行。
车驾浩浩荡荡地沿洛水而下,随后转向归义坊。
归义坊中,漕渠和瀍水交汇,所以水路极为发达,河上桥梁繁多。但最宽最大的是一座新修的大石桥,谓之通圣桥,直达清心书院正门。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此桥,便能进入清心书院,进入清心书院便能科举及第,面见天颜。
太后仪仗在通圣桥前停了下来,武太后在上官婉儿和韦团儿的搀扶下,下了御辇,武清赶紧到跟前伺候,他一身白色儒衫,宽衣博袖,发挽学士髻,躬身行礼。
“禀太后,微臣前来听调。”
武太后一身素色盛装,面容仿佛四十妇人一般,风韵犹存,体态丰盈,看到这宽大石桥,不禁笑道:“传闻这通圣桥乃清心书院设计修筑,可是真的?”
武清躬身答道:“确实如此,但此桥叫通圣桥,臣下确实不知。”
武太后笑道:“这通圣桥之名,本宫已经听闻上官婉儿介绍了,是坊间流传,今日本宫便赐名‘通圣桥’。”
武清赶紧吩咐一旁的张说,“取笔墨来!”
片刻,自有学生取来笔墨纸砚,武清命学生展开宣纸,而后拱手道:“请太后赐墨宝!”
武太后露出了笑容,说道:“嗯,本宫便赐下墨宝,望天下俊杰过了此桥便能彰显才华,为朝廷所用。”
于是接过上官婉儿手中的笔,写下了“通圣桥”三个娟秀而不失风骨的行书字。
百官大声叫好,武太后也露出了笑容,随即在武清和上官婉儿的陪伴下缓缓跨过了通圣桥。
跟在身后的韦团儿像个粉雕玉琢的娃娃一般,一双黑黑的眼珠儿看着武清的背影,若有所思。
不多时。便来到了清心书院门前,见清心书院牌匾无字,不禁问道:“武爱卿,这牌匾之上为何无字?”
武清笑道:“清心书院以先圣之精神教书育人。我等凡夫俗子。自不敢题字,太后乃天子之母。便是圣人,请圣人赐字!”
于是学生们搬来高脚书桌,上面早已铺好了宣纸,放着笔墨纸砚。
一般能称圣人者。无外乎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人,但也把皇帝称之为圣人,如今武清称武太后为圣人,其实是不对的,但武太后喜欢。
所以武太后露出了微笑,接过上官婉儿手中笔,非常认真地写下非常有风骨的“清心书院”四字楷书。
大臣们一阵叫好。
有官员对武清拍马屁很不爽。但这样的拍马屁又无关朝政,也无关科举,更无关百官利益,能拍多少。武清也不会在乎,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