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开学典礼的意义
��那无疑是只会让理学陷入泥潭。但不提理学,显然不能让这些来观礼的人不能信服。

  忽然,他灵机一动,便指着屋外正迎风飘荡的彩旗问道:“诸位看到屋外的彩旗飘动,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有一位笃信佛教的文学之士说道:“学生用六祖慧能禅师之佛语便可回答。”

  武清一见,是一个一身锦袍的中年男子,便笑道:“先生说来听听,也让大家见识见识,佛家智慧。”

  那人拱手行礼,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心动。”

  武清不禁一叹,这六祖慧能果然好佛性,便笑道:“这位先生说的有道理,这也是慧能禅师‘顿悟’之佛性,但这只是佛家之言,说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这好比就是,我闭上了双眼,就是天黑。”

  礼堂中众人一愣,随即一想,这闭上了双眼不就是黑暗吗,那不就跟天黑了一般。这句话似乎没错啊。

  武清看着一脸茫然的众人,解释道:“闭上了眼睛,便是天黑,这是你心中所想,心中所感,也属于精神层面上的。但其实,闭上了眼睛,你只是看不到东西而已,若白天闭上眼睛,在你的精神上喝感知上觉得天黑了,可其实天依旧是白天,并没有因为你的感知而天黑,白天依旧是白天,这是事实。”

  “至于不是风动,不是旗动,是心动,亦如是。卢照邻博士说‘格物致知’便是追寻万物之理,逐本溯源,旗为何而动,便是因为有风,那为何又有风呢?”

  礼堂中众人深深地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武清笑道:“战船可以扬帆起航,便是靠风,而不是靠心。若只靠心动,战船还能起航吗?‘无风不起浪’便是这个道理。旗子得到了风,才得以迎风招展,那么风是如何来的呢?这便是我清心书院要研究的东西。”

  武清看着礼堂内深思的学子和那些文学之士,说道:“今朝我清心书院为圣上所看重,敕令我等搬迁到这洛阳城,当尽心竭力为我大唐培养出治国之人才,诸位学子请多多努力。”

  武清深深一躬,而后走下了讲台。

  随后便是王勃激情飞扬地讲话,他本就是诗文俱佳之人,所以他的讲话博得了满堂彩,经过多年的沉淀,王勃的诗文更加拥有了韵味。

  王勃之后,卢照邻也讲了话,特别是对格物致知作了解说,毕竟“格物致知”本就是先秦以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提倡的一种学说,但被历代的儒学家等等都弃之不用,如今再次提出来,并赋予新的含义,在理学的推广中是很有必要的。

  经此清心书院的开学典礼后,整个洛阳便知道了清心书院到底为何物,也让天下更多的人知道,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问。它继承了先辈的宝贵财富,并用辩证的方法来解读道家和佛家等诸子百家,是前无古人的一种新学说。

  有人为此学说出现而兴奋,也有人持有怀疑态度,更有人对此大肆批判,当然也有人甚至称之为“伪学”。

  但不管怎么样,“格物致知”之说,还是得到了很多士大夫的认同,毕竟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谁说没有道理呢?至于认不认同理学的说法,那就是个人的事情了。

  自有人报知武太后,武太后听到武清那一番辩证之说,也不禁思考了起来,嘴中念道:“旗动,风动,心动。”

  对于笃信佛教的她来说,亵渎佛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但说出此话的人是她的侄子,是武家之人,是太平的驸马,而且对武家的是绝对忠心的,所以她不禁也念叨起来。饱读诗书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