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不列颠的退让
结束的话,再以我的余威来把这个制度彻底的定下来,等到把一批军事强人政治家们耗死之后帝国进入和平年代,过度个二三十年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现在看到御前会议上都有这种隐蔽的交锋出现,我就知道我再不稍作反应的话,那么目前这个局势很容易被野心家利用,皇帝如果不在乎皇权旁落的话,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来维护皇权与“民意”作对呢?

  甚至远在美国的那位皇三子溥夏也在信件中提到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区别和差异,显示出了他在这个问题上层次不低的思考,我实在不能在任由这些人的思想继续毫无顾忌的发展下去了,否则外部没有肃清,帝国内部就要乱了。目前中华帝国幅员之辽阔,人口民族之众多,问题之复杂,东西部文化差异之大,实在很难想象若是将来帝国上层乱了,这下面会是怎么样一种状况。

  袁世凯和戴鸿慈都没有敢搭话,我望着他们,长久沉默不语,心中稍定了定,才开口道:“继续议事,朕问你话袁世凯你是聋了还是哑了?”

  “回皇上话,臣却是有所错失了。”袁世凯不慌不忙,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样子道:“美国人应该也会接到同样的条件的。”

  袁世凯这一句话让我不由一笑,他讲话的艺术确是高超,就一句话立刻就让我放过了刚才的思索,走到他的思路上去,只听他说道:“若不是菊人兄一语惊醒梦中人,世凯还没有想到这些。试想想赌徒在临近输光的时候,确是把希望寄托在一门上,但是世凯先前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门是咱们,现在想来,美国才是他们的最后一门,而他们未必不是对我们寄怀祸心,让我们与美国人抢呢。二桃杀三士,高明,高明。。”

  我哑然一笑,确有这种可能,英国人也许会把条件照样开给美国,并向美国提出适当的要求,他能够开得出很大的赌注,中美两个目前超然存在于欧洲世界之外的强权就会把在欧洲事务上的注意力分出一部分来应付对方。

  看了看戴鸿慈,再岔开话题道:“有理啊,慰亭说的不错。对了,今儿个就议到这吧,三个王爷留一下,戴相你也在外间侯着,朕有些话再找你谈,上次说的西疆分省的事体,朕已经下旨给了赵秉钧,他这几日就该有复折到,你留意一下。好了,徐世昌你给朕拟一到旨意,补社研院大臣瞿鸿机为内阁总理府大臣,梁启超也可以弼德院名义发文咨询京中五品以上臣工,看看弼德院改制的各方意见,朕的意思还是照前议,弼德院与社研院合并,另增开各省代表司院,每个行省暂定二十人吧,回头待人口丁口普查下来,你再拟个折子奏上来御览。”

  梁启超这一头制度研究问题进展也已经有不少时候了,打一开始时就把他弄在身边让他了解到国家事务的大体内容框架和繁重性,为他打好了政治研究的底子,他本人也是一个学者型的政治人物,性格上也更适合做学问,所以他这一头的事务我也不时的了解一些,之前一直是私下里的事务,今天之所以当着朝臣的面说出来,也是要点一点戴袁等人,加上突然任命瞿鸿机为总理副大臣,相信他们也应该知道我其实早就知道他们在私下里搞些什么了。

  他们无非是听说了我本人知晓藏僧判断我寿限不远了,而我的几个皇子根本不能服众,我大行之后他们希望建立起一个类似英国的立宪制度来,就我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他们的出发点与目前的计划都是健康的,而这也是我能够一直容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希望让他们知道,我这个开明的皇帝这里也正在做着一些事情,他们应当知晓好歹。

  在早年间的大规模杀戮图谋不轨的反对者之后,人进中年的我已经没有了再兴大狱的心思,况且在这个当口正是帝国奠定今后百年基业的关键时候,我不希望我的臣属们因为这些原因起内斗,甚至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