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章 破而后立
�。
她并不笨,自然听懂了丞相的意思,他这是,在操纵兄弟两自相残杀。
崔希衍目光悠远而淡漠,他看着窗外偌大的都城,启唇道:“自大皇子与四皇子死后,两位皇子的夺位战一直都很激烈,朝中拉党结派,党派斗争不断,尤其是在察觉圣体有样后,便是中立之人,也难有立足之地。”
“姑娘捐助军需时只知道国库空虚,朝廷无以为继,而边境大军正被困危城,内有内鬼,外有强敌,战事胶着不前。”他唇边抿出淡笑,目光漠然而空茫,看着田蜜,道:“姑娘也是后来才知道,那内鬼是三皇子的人,而二皇子——一国皇子,却偷起了自己国民的财物。”
田蜜觉得,崔希衍眸子里酝酿的似乎不是酒酿,而是锋利的、足矣将人凌迟的刀刃。
“将士在外流血拼命,他们在内勾心斗角,便是军粮也不放在心上,就算圣上看重东楚之战,下面也多的是中饱私囊之人。”崔希衍徐徐道:“陛下身体日渐衰微,执念却愈加深刻,宣衡将敌军驱逐出国时曾请示是否和谈,陛下断然决议攻入敌国境内,一定要攻下东楚,以洗我昌国百年之耻,造福千秋万代。”
“名头自是好,但,便是此次军需,也是得蒙姑娘相助。”崔希衍看着田蜜,眸中神色复杂,“如今战线拉长,军需更难保障,难道,一个国家能单靠捐赠就完胜一场仗?”
他不禁摇头,猛灌了口酒,凝声道:“我真怕,若是中途再无以为继,他又会做出何等事情?”
崔希衍口中的‘他’,自是今上。
田蜜不由想到那让她印象深刻的增税,也不由想到,若是再这么来一下……她摇摇头,看向崔希衍。
丞相大人本是心思极深之人,今日这番大逆不道的话,他就这么对着她说了,若说是因为她让他安心,也未免太没说服力了,即便再加上酒精,也还是不够,所以,丞相的目的,是想试探她,或者,求助她吧?
他想知道,倘若真是那样,她是否有办法帮昌国再渡一劫?
田蜜抿了抿唇,说了静默良久后的第一句话:“丞相大人,您喝醉了。”
崔希衍弯唇笑了,笑眯眯的点头道:“是,我醉了。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了,不过最后,还请姑娘听我最后一语。”
田蜜没有反对,澄透的眼眸看着对面的丞相。
“破而后立。”崔希衍目光已温和带笑,笑着对她低语道:“还请姑娘助在下一臂之力,我不希望世子在外舍生忘死,回来看到的。竟是这一盘烂棋。”
“姑娘还不知道吧?我与世子自小相识。我长他八岁。”崔希衍顿了下,笑容和蔼可亲的看着田蜜,说道:“他今年二十有四。说起来,也正好长姑娘八岁。”
宣衡,比她,大八岁?她怎么没看出来?不对。初见时,他就是年轻人。而不是少年郎。
田蜜僵了一下,僵硬的对戏谑的某人道:“这不止一语了吧?”
崔希衍也不介意,继续笑容热络的道:“不过,姑娘也不必担心。那人年幼便在军中,极少回京,并没多少风流韵事。”
“至于亲事。”他微妙一顿,笑容可掬的道:“世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都会义亲。他拖到如今,除了常驻军中这个原因外,好像,听说,是在等国公府的嫡小姐吧?公孙宛与他家室相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田蜜无视崔希衍饶有趣味的
她并不笨,自然听懂了丞相的意思,他这是,在操纵兄弟两自相残杀。
崔希衍目光悠远而淡漠,他看着窗外偌大的都城,启唇道:“自大皇子与四皇子死后,两位皇子的夺位战一直都很激烈,朝中拉党结派,党派斗争不断,尤其是在察觉圣体有样后,便是中立之人,也难有立足之地。”
“姑娘捐助军需时只知道国库空虚,朝廷无以为继,而边境大军正被困危城,内有内鬼,外有强敌,战事胶着不前。”他唇边抿出淡笑,目光漠然而空茫,看着田蜜,道:“姑娘也是后来才知道,那内鬼是三皇子的人,而二皇子——一国皇子,却偷起了自己国民的财物。”
田蜜觉得,崔希衍眸子里酝酿的似乎不是酒酿,而是锋利的、足矣将人凌迟的刀刃。
“将士在外流血拼命,他们在内勾心斗角,便是军粮也不放在心上,就算圣上看重东楚之战,下面也多的是中饱私囊之人。”崔希衍徐徐道:“陛下身体日渐衰微,执念却愈加深刻,宣衡将敌军驱逐出国时曾请示是否和谈,陛下断然决议攻入敌国境内,一定要攻下东楚,以洗我昌国百年之耻,造福千秋万代。”
“名头自是好,但,便是此次军需,也是得蒙姑娘相助。”崔希衍看着田蜜,眸中神色复杂,“如今战线拉长,军需更难保障,难道,一个国家能单靠捐赠就完胜一场仗?”
他不禁摇头,猛灌了口酒,凝声道:“我真怕,若是中途再无以为继,他又会做出何等事情?”
崔希衍口中的‘他’,自是今上。
田蜜不由想到那让她印象深刻的增税,也不由想到,若是再这么来一下……她摇摇头,看向崔希衍。
丞相大人本是心思极深之人,今日这番大逆不道的话,他就这么对着她说了,若说是因为她让他安心,也未免太没说服力了,即便再加上酒精,也还是不够,所以,丞相的目的,是想试探她,或者,求助她吧?
他想知道,倘若真是那样,她是否有办法帮昌国再渡一劫?
田蜜抿了抿唇,说了静默良久后的第一句话:“丞相大人,您喝醉了。”
崔希衍弯唇笑了,笑眯眯的点头道:“是,我醉了。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了,不过最后,还请姑娘听我最后一语。”
田蜜没有反对,澄透的眼眸看着对面的丞相。
“破而后立。”崔希衍目光已温和带笑,笑着对她低语道:“还请姑娘助在下一臂之力,我不希望世子在外舍生忘死,回来看到的。竟是这一盘烂棋。”
“姑娘还不知道吧?我与世子自小相识。我长他八岁。”崔希衍顿了下,笑容和蔼可亲的看着田蜜,说道:“他今年二十有四。说起来,也正好长姑娘八岁。”
宣衡,比她,大八岁?她怎么没看出来?不对。初见时,他就是年轻人。而不是少年郎。
田蜜僵了一下,僵硬的对戏谑的某人道:“这不止一语了吧?”
崔希衍也不介意,继续笑容热络的道:“不过,姑娘也不必担心。那人年幼便在军中,极少回京,并没多少风流韵事。”
“至于亲事。”他微妙一顿,笑容可掬的道:“世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都会义亲。他拖到如今,除了常驻军中这个原因外,好像,听说,是在等国公府的嫡小姐吧?公孙宛与他家室相当,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田蜜无视崔希衍饶有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