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阳关现况【二合一】
��想要攻克此地,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遗憾的是,这座由今年开春起就开始建造的关隘,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彻底竣工。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砌墙的材料。

  在这个时代,砌墙的最佳材料无非就是岩石,但问题是,要把山石从山体里挖出来,然后打磨成巨大的石砖,这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石匠,相比之下,搬运这些巨大石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反而只是次要问题。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代建造城池,往往都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倘若想在短短几年内建造一座城池,那就必须倾尽国力,就好比韩国前些年为了建造新城,就召集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石匠。

  而付出了如此代价而建成的城墙,质量尤其可靠,就比如楚方城,明明是几百年前由楚人建造的长城,至今依然稳稳伫立于宛城、方城北侧的群山上,只不过是因为其“防北不防南”的特性,这才被魏韩两国所弃守。

  而遗憾的是,方城这边可没有那么多的石匠,因此蒙仲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建造夯土墙的方式,来建造这座关隘。

  其建造步骤,即一层一层地建造夯土板。

  具体来说,先在准备建造墙壁的位置先放下木质的框板,然后将用水搅拌过的半湿润泥土倒入木框内,在抚平后由人力在泥土上来回踩踏,将泥土踩实。

  紧接着注入泥浆,期间亦要在因挤压而下陷的地方补充湿润的泥土,然后重复倒土、踩踏、注入泥浆的步骤,直到反复几次后,再等其晾干,就成为一块坚固的夯土板。

  重复以上的步骤,一层一层地建造夯土板,就能建造起一堵夯土墙。

  由这种方式建造出来的夯土墙,坚固程度虽略逊于石墙,但比起木墙、土墙,那着实是要出色太多,哪怕有人用锤子去重重敲击,也要费一番工夫才能将其敲毁。

  而更关键的是,这种夯土墙造价低廉,无论什么材质的泥土都能用,这非常适合如今欠缺资金的方城,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

  也正因为如此,阳关至今为止还只建造了一半。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想要建造的是一座可以让士卒登上城墙作战的城防,可不是单纯的一堵墙,这就使得工期被大大拉长,哪怕有叶邑的楚民为了在叶邑得到房屋而作为役卒无偿前来帮忙,到如今也只建造了一半左右。

  在带着屈原参观阳关的同时,蒙仲亦向他介绍着阳关的具体。

  与天底下大多数的关隘差不多,阳关其实也只是城墙加关楼的组合,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蒙仲在城墙上建造了一些仿佛房屋般的岗亭,既能让弓弩手躲在其中,从那些瞭望口朝外射击,也能让城墙上的守卒以此为据点防守,防止轻易就被敌军攻上城墙。

  在蒙仲看来,只要敌军不使用像投石车这种重型攻城器械,这座阳关的防守能力还是非常强劲的,绝不亚于一般城池的城墙。

  而除了投石车以外,这种夯土墙也怕水浸泡,因此蒙仲也叫人在城墙内外都挖了一条排水渠,防止墙根被水浸泡而变得松软,从而导致墙体这个倾斜崩塌。

  对于蒙仲的讲述,屈原并不感觉惊讶,毕竟夯土墙这种造墙方式,不说人人皆知,但不可否认各国都有建造夯土墙的经验,只不过蒙仲这边的建造方法更为高明些,比如说,蒙仲叫人将竹丝埋在夯土墙中,进一步加固了夯土墙板之间的韧性。

  而这,就连屈原也没有注意。